论益气化瘀法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主要方法

被引:10
作者
刘轲
机构
[1] 河南中医学院
关键词
缺血性中风; 发病机理; 益气化瘀; 防治方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5.2 [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中风气虚血瘀病机理论的形成 ,其学术渊源可上溯于《内经》有关论述 ,唐、宋、金、元、明历代医学文献中 ,继有补充发展 ,到清代王清任明确提出这一观点 ,标志着该理论的形成 ;缺血性中风发病的关键在于气病及血 ,因虚致瘀 ,瘀阻脑络 ,清窍不通 ;益气化瘀法标本兼顾 ,切合病机 ,是防治缺血性中风的主要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益气化瘀中药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白细胞粘附及内皮素的影响 [J].
郭改会 ;
胡清华 ;
董鸿瑞 ;
庄逢源 ;
傅仁杰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1, (05) :34-37
[2]   脑络通对脑缺血损伤防治作用的实验观察 [J].
王键 ;
许冠荪 ;
李玉梅 ;
胡纪原 ;
不详 .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 2001, (02) :26-29
[3]   中药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单胺神经递质的影响 [J].
李建生 ;
张卫红 ;
赵晶 ;
赵君玫 ;
郭盛典 ;
高爱社 ;
李建国 .
辽宁中医杂志, 2001, (01) :56-58
[4]   川芎嗪、黄芪合用对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c-jun蛋白表达影响 [J].
曲友直 ;
高国栋 ;
赵燕玲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0, (06) :57-59
[5]   川芎嗪和参麦针剂对老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ATP酶和自由基代谢变化的影响 [J].
李建生 ;
赵君玫 ;
郭盛典 ;
张卫红 ;
赵晶 ;
高爱社 ;
李建国 .
河南医学研究, 2000, (03) :203-207
[6]   脑明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及其对血浆t-PA、PAI的影响 [J].
李桂金 ;
董伟 ;
冯小平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 (07) :541-542
[7]   中药复圣散对高脂血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若干神经肽含量的影响 [J].
雷燕 ;
黄启福 ;
王永炎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0, (03) :205-207
[8]   中风病中医证候特征与脑病理改变的相关关系研究 [J].
梁伟雄 ;
温泽淮 ;
赖世隆 ;
莫传伟 ;
黄培新 ;
刘茂才 ;
王奇 .
新中医, 1999, (07) :42-43
[9]   益气活血法抗急性脑缺血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J].
谭宝璇 ;
陈朝凤 ;
陈洁文 ;
李小英 ;
王勇 .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9, (01) :41-44
[10]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塞的疗效及其机制探讨 [J].
郑关毅 ;
张景寿 ;
陈晓东 ;
韦立新 .
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 1997, (06)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