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就业类型与农民工工资收入——来自长三角制造业的经验数据

被引:34
作者
姚俊
机构
[1]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关键词
农民工; 流动就业; 制造业; 工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F323.6 [农业劳动力与农业人口];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020205 ; 1203 ; 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以农民工的流动就业和工资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长三角地区五市(县)473名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对不同流动就业类型农民工的月工资水平及其工资决定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随着农民工就业流动性增强,其月工资水平也不断上升;同时,就业流动程度不同的农民工,其工资决定机制也不同,但在流动就业过程中人力资本因素的敏感度最强。流动就业成为农民工摆脱"合法化"的低工资制度安排的基本选择。因此,应从最低工资制度和人力资本投资两方面入手,改变现有农民工工资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两种就业类型农民工工资收入差距的比较研究 [J].
黄乾 .
财经问题研究, 2009, (06) :118-124
[2]   社会网络是否有助于提高农民工的工资水平? [J].
章元 ;
陆铭 .
管理世界, 2009, (03) :45-54
[3]   农民工与城镇职工的收入差距 [J].
邢春冰 .
管理世界, 2008, (05) :55-64
[4]   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还是社会环境?——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模型 [J].
刘林平 ;
张春泥 .
社会学研究, 2007, (06) :114-137+244
[5]   人力资本、制度与工资差别——对大城市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实证分析 [J].
严善平 .
管理世界, 2007, (06) :4-13+171
[6]   城镇居民与流动人口的收入差异——基于Oaxaca-Blinder和Quantile方法的分解 [J].
邓曲恒 .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02) :8-16+95
[7]   制度短缺与劳工短缺——“民工荒”问题研究 [J].
刘林平 ;
万向东 ;
张永宏 .
中国工业经济, 2006, (08) :45-53
[8]   广东和江浙地区外来工工资的比较研究——来自关系约束模型的解释 [J].
王珺 ;
郑筱婷 .
管理世界, 2006, (08) :18-27
[9]   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人员流动及其决定机制——兼析大城市的新二元结构 [J].
严善平 .
管理世界, 2006, (08) :8-17+171
[10]   农民工工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一项实证分析 [J].
丁守海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04) :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