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狭窄程度及血hs-CRP水平对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吕向洋
孙可健
帅杰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超敏C反应蛋白; 脑梗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通过颈部血管彩色超声(carotid ultrasound)、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 tomography,CT)、血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测定分析不同颈动脉狭窄程度,探讨不同hs-CRP水平对狭窄侧颈动脉供血区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颈部血管彩色超声证实的114例单侧颈部血管狭窄病变,行头颅CT以明确狭窄侧颈动脉供血区中有无梗死灶。通过血hs-CRP水平测定,将病例分为hs-CRP水平升高组和正常组,分析两组中梗死灶发生率的差异。通过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测量值计算狭窄程度,将狭窄程度分为≤50%,50%~70%及≥70%三个级别,分析狭窄程度与病变同侧梗死灶发生的相关性,同时分析相同狭窄程度时不同hs-CRP水平与发生梗死灶的相关性。结果 hs-CRP升高组51例,其中有梗死灶的为37例;hs-CRP正常组病例共63例,其中有梗死灶的为33例;两组间梗死灶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72.55%对52.38%P=0.028)。颈动脉狭窄程度≤50%有62例,50%~70%有36例,≥70%有16例,三个级别狭窄程度中梗死灶的发生率分别为59.68%、63.89%、62.50%,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颈动脉狭窄程度≤50%的62病例中,hs-CRP升高26例,正常36例,分别有20例和17例发生梗死灶,梗死灶的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76.92%对47.22%,P=0.019)。结论针对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病例,hs-CRP升高组在狭窄侧颈动脉供血区发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风险较hs-CRP正常组更大。
引用
收藏
页码:490 / 49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30例血管内支架治疗 [J].
王东 ;
李慎茂 ;
朱凤水 ;
缪中荣 ;
焦力群 ;
凌锋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1, 37 (04) :232-234
[2]   脑卒中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刘永珍 ;
尹静 ;
于逢春 ;
楼小琳 ;
朱健 ;
张茁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9, 35 (02) :105-107
[3]   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J].
齐晓玲 ;
徐礼五 ;
袁玲 ;
余洋 ;
王郭伟 ;
段成 ;
王江宁 ;
刘智 .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8, (04) :390-391
[4]   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识别与干预 [J].
杨万勇 ;
谭泽锋 ;
徐安定 .
中国卒中杂志 , 2007, (04) :318-322
[5]  
Inflammation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art, Horse, or Both?[J] . Russell P. Tracy.Circulation . 1998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