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30例血管内支架治疗

被引:16
作者
王东 [1 ]
李慎茂 [2 ]
朱凤水 [2 ]
缪中荣 [2 ]
焦力群 [3 ]
凌锋 [3 ]
机构
[1] 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诊断治疗中心
[3] 北京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关键词
症状性; 颈动脉颅外段; 椎动脉开口; 重度狭窄; 支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对2009年4月至2010年5月我院30例症状性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患者;术中先行椎动脉开口支架术,同期在颈动脉保护伞下采用自膨支架进行颈内动脉颅外段支架术,观察其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疗效。结果 30例患者共成功植入自膨支架30枚,椎动脉开口同期共成功植入31枚球囊扩张支架,术后即刻造影残余狭窄均<20%,技术成功率达100%(30/30),围手术期未发生动脉夹层、支架内急性血栓形成、脑出血等并发症。30例患者在术后第2 d复查颈、椎动脉超声及颅多普勒超声,均未发现再狭窄。14例表现为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的患者术后症状缓解12例(85.7%,12/14)。30例患者在术后随访1~6个月,平均随访3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现支架内再狭窄,亦无TIA及症状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结论同期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合并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但远期疗效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32 / 23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临床观察 [J].
李郁芳 ;
蒋初明 ;
李冬华 ;
叶容臻 ;
李宇东 ;
李燕 ;
张静 ;
缪中荣 .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 (06) :1-4
[2]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发生持续性低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 [J].
徐格林 ;
樊新颖 ;
殷勤 ;
张仁良 ;
刘新峰 .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7, (05) :218-222
[4]   颈动脉狭窄支架血管内成形术并发症23例分析 [J].
曲怀谦 ;
缪中荣 ;
李慎茂 ;
朱凤水 ;
雷燕妮 ;
凌锋 .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4, (08) :29-31
[5]   Stent angioplasty for cervical carotid artery stenosis in high-risk symptomatic NASCET-ineligible patients [J].
Malek, AM ;
Higashida, RT ;
Phatouros, CC ;
Lempert, TE ;
Meyers, PM ;
Smith, WS ;
Dowd, CF ;
Halbach, VV .
STROKE, 2000, 31 (12) :3029-3033
[6]   SURGICAL REFERRAL FOR CAROTID-ARTERY STENOSIS - THE INFLUENCE OF NASCET [J].
COYNE, TJ ;
WALLACE, MC .
CANADIAN JOURNAL OF NEUROLOGICAL SCIENCES, 1994, 21 (02) :129-132
[7]  
Endovascular therapy for stenosis of the petrousor cavernous portion of the internal carotid artery: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compard with stent placement. Terada T,Tsuura M,Matsumoto H,et al.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