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80后农民工与80前农民工之比较

被引:43
作者
刘林平 [1 ]
王茁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
[2]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办公室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生命周期; 社会变迁; 拆分型劳动力再生产模式; 精神圈地;
D O I
10.13471/j.cnki.jsysusse.2013.05.012
中图分类号
D412.6 [工会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通过对80前和80后农民工问卷调查的数据对比,揭示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征。这些特征有的验证了过往研究,比如人力资本高、发展型外出动机、频繁的流动、日常消费增加、身份认同发生变化等,同时也有新的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外出打工决策的自主性不如老一代;加班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升迁或遵守企业规定;参与劳动合同协商比例上升,但合同满意度并没有随之升高;社会保险和相关福利待遇得到提高;社会不公平感、被剥削感、被排斥感都不强,甚至对社会不公平的感受要弱于老一代;社会网络结构发生变化,学缘纽带更为重要;与老一代比较,新生代农民工的维权意识并未增强,受侵害比例、投诉率和参加群体性活动比例都无显著差别;新生代农民工虽然认同自己是工人,但是迁移意愿并不强烈,对土地的认识程度更模糊。这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并不比老一代更向往城市,也并不具有更强的反抗意识和行为。通过对生命周期和社会变迁、劳动力拆分型再生产模式、精神圈地等概念的讨论,进一步论述了新生代农民工特征的形成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5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迈向对员工精神健康的社会学理解 [J].
郑广怀 .
社会学研究, 2010, 25 (06) :201-222+245
[2]   生活意义的再造:新生代农民工日常行为的仪式化研究 [J].
汪国华 .
中国青年研究, 2010, (04) :26-30
[3]   对新生代流动人口的认识误区 [J].
杨菊华 .
人口研究, 2010, 34 (02) :44-53+55
[4]   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挑战与市民化 [J].
刘传江 .
人口研究, 2010, 34 (02) :34-39+55
[5]   倒“U”型轨迹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史研究 [J].
符平 ;
唐有财 .
浙江社会科学, 2009, (12) :41-47+126
[6]   两代农民工文化适应的逻辑比较与实证研究 [J].
汪国华 .
西北人口 , 2009, (05) :47-50+55
[8]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研究 [J].
李伟东 .
北京社会科学, 2009, (04) :29-33
[9]   “80后”农民工消费意识转变探究 [J].
周静华 ;
赵阳 .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09, (07) :239-239
[10]   新生代农民工身份认同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长沙市农民工的抽样调查 [J].
殷娟 ;
姚兆余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0 (03) :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