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U”型轨迹与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史研究

被引:123
作者
符平 [1 ]
唐有财 [2 ]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
[2]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社会流动; 倒“U”型轨迹;
D O I
10.14167/j.zjss.2009.12.014
中图分类号
C913.9 [其他社会问题];
学科分类号
120402 ;
摘要
本文基于2009年的调查数据,运用定量方法研究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流动史。研究的基本发现是,频繁的流动和工作更换构成了新生代农民工重要的群体特征。虽然起初的流动更多地是因为有更好的工作机会,但并不是每次流动都是针对原有起点的一次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流动总体上来说表现为一种倒"U"型的轨迹,即前几次流动是垂直的向上流动,但当流动次数达到某个特定的值以后,无论是流入地、职业类型、流动原因还是获得新工作的途径,都呈现出逆向选择或向下流动的特点。因而,流动虽是一个不断寻找更好发展机会的过程,也体现了新生代农民工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但过于频繁的流动反而不利于他们自身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7+126 +1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在梦想与现实之间——“80后”新生代农民工与“四个世界”关系的研究 [J].
符平 ;
黄莎莎 .
青年研究, 2009, (04) :24-33+94
[2]   消费社会与“新生代打工妹”主体性再造 [J].
余晓敏 ;
潘毅 .
社会学研究, 2008, (03) :143-171+245
[3]   论青年农民工群体权益的维护 [J].
李薇莉 ;
魏宏纯 .
党政干部学刊, 2007, (03) :34-35
[4]   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J].
张志胜 .
求实, 2007, (01) :90-92
[6]   漂泊与抗争:青年农民工的生存境遇 [J].
符平 .
调研世界, 2006, (09) :20-25
[7]   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研究的发现 [J].
符平 .
社会, 2006, (02) :136-158+208
[8]   新生代民工犯罪的社会成因及其控制 [J].
李长健 ;
陈占江 .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5, (06) :150-154
[10]   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 [J].
王春光 .
社会学研究, 2001, (03) :6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