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商品生产效率结构与汇率关系的实证分析——新视角下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的解释

被引:11
作者
王维国
关大宇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
关键词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变参数模型; 脉冲响应;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08.12.010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752.62 [出口贸易];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6 ; 1201 ; 020204 ;
摘要
针对贸易品和非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差异同汇率的关系,结合巴拉萨-萨缪尔森(Balassa-Samuelson)假说,本文使用状态空间表示的变参数模型和向量自回归模型中的脉冲响应分析,从长期和短期来相互印证两者间的关系。定量分析的结论表明,短期内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不存在,但长期中名义汇率的逐步升值将最终使得实际汇率升值。这很可能是由于二元经济结构中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可贸易品部门的购买力平价成立但有时滞所致,这为杨长江(2002)的理论提供了有力的经验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差别消费权重、生产率与实际汇率: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对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的扩展 [J].
鄂永健 ;
丁剑平 .
世界经济, 2007, (03) :49-58
[2]   我国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及国际比较(1978—2005)——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关系的重新考察 [J].
卢锋 ;
刘鎏 .
经济学(季刊), 2007, (02) :357-380
[4]   论产业转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及我国贸易结构的调整——兼论我国中性贸易战略 [J].
潘沁 ;
徐康宁 .
财贸经济, 2005, (09) :24-27+96
[5]   中国贸易收支、贸易结构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 [J].
马丹 ;
许少强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06) :23-32+42
[6]   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和实际汇率分析——兼评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 [J].
陈志昂 ;
方霞 .
浙江社会科学, 2004, (01) :94-98
[7]   非贸易部门工资水平在实际汇率决定中的作用——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与日本汇率的检验 [J].
丁剑平 ;
刘健 ;
于群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03, (05) :15-23+56
[8]   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运用边限检验方法检验巴拉萨-萨缪尔森假说 [J].
高海红 .
世界经济, 2003, (07) :3-14+80
[9]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高铁梅主编, 2006
[10]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M].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高铁梅主编,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