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两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及国际比较(1978—2005)——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关系的重新考察

被引:88
作者
卢锋
刘鎏
机构
[1]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国劳动生产率; 人民币实际汇率;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
D O I
10.13821/j.cnki.ceq.2007.02.010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依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一国经济追赶伴随的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的“相对相对增长”会派生本币实际汇率升值趋势。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可贸易与不可贸易部门劳动生产率各自增长、相对增长、国际比较增长等指标进行系统估测,发现上述结构性生产率指标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的关系存在与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假说推论一致的经验证据;利用人均或劳均产出等总量性生产率指标检验这一理论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解释力,则存在理论假说变量与度量指标选择不兼容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57 / 380
页数:2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汇率制度的现实选择及调控 [J].
胡援成 ;
曾超 .
金融研究, 2004, (12) :59-74
[2]   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 [J].
任若恩 .
经济研究, 1998, (02) :3-13
[3]  
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研究与争论[M]. 中信出版社 , 岳希明,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