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有偏技术进步与要素投入增长

被引:53
作者
封永刚
蒋雨彤
彭珏
机构
[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动力分解; 技术进步; 要素投入; 供给侧;
D O I
10.13653/j.cnki.jqte.2017.09.003
中图分类号
F124.1 [国民经济现代化];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研究目标:从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增长视角分解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方法:基于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中国1978~2015年的要素增强型CES生产函数进行估计,并扩展Solow增长核算方程重构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框架。研究发现:国内研究在技术进步偏向识别、生产函数参数设定及估计方法应用方面存在部分偏误;修正偏误后本文发现考察期内有偏技术进步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支持总体强于要素投入增长,且有偏技术进步和要素投入增长内部发生了明显的动力转换;中国经济增速近期下滑主要由资本增强型技术进步减缓、资本累积速度下降和人口红利消失引致。研究创新:基于多种要素替代关系、市场假设和技术进步率框架,对中国要素替代弹性、有偏技术进步进行全面再评估,通过打开技术进步率的"黑箱"进一步分解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研究价值:为有偏技术进步识别和经济增长动力分解提供可靠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2]   技术进步适宜性与创新驱动工业结构调整——基于技术进步偏向性视角的实证研究 [J].
孔宪丽 ;
米美玲 ;
高铁梅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11) :62-77
[3]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 [J].
黄志钢 ;
刘霞辉 .
经济学动态, 2015, (09) :51-62
[4]   超越对数函数要素替代弹性公式修正与估计方法比较 [J].
郝枫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 (04) :88-105+122
[5]   防止经济增速一路下行——2015—2020年中国经济走势分析 [J].
刘树成 .
经济学动态, 2015, (03) :4-8
[6]   要素丰裕度、技术进步偏向性与中国农业部门要素收入分配结构 [J].
王林辉 ;
袁礼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1) :70-80
[7]   回归正常增长与保持稳定增长——当前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建议附视频 [J].
樊纲 .
开放导报, 2014, (06) :7-10
[8]   中国要素替代弹性估计 [J].
郝枫 ;
盛卫燕 .
统计研究, 2014, 31 (07) :12-21
[9]   中国经济增长由高速转入中高速 [J].
刘树成 .
经济学动态, 2013, (10) :4-8
[10]   中国“潜在增长率”趋势 [J].
蔡昉 .
人民论坛, 2012, (34) :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