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适宜性与创新驱动工业结构调整——基于技术进步偏向性视角的实证研究

被引:91
作者
孔宪丽 [1 ,2 ]
米美玲 [1 ]
高铁梅 [1 ,2 ]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东北财经大学经济计量分析与预测研究中心
关键词
技术进步偏向; 要素禀赋结构; 创新驱动; 工业结构调整;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5.11.005
中图分类号
F424.3 [工业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120204 ;
摘要
本文通过定量测度中国33个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偏向的方向和程度,对各行业技术进步适宜性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刻画工业结构变动特征的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各工业行业技术进步偏向特征对技术创新驱动产业结构升级作用的影响效果。研究结果表明,1994—2013年中国各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偏向方向和程度有所差异;与各行业要素禀赋结构变动特征相比,中国工业部门内部存在一定程度的技术失衡。中国工业行业的创新投入结构对工业结构调整有显著的引致效应。技术进步的适宜程度将直接影响创新投入驱动工业结构调整的效率,依据要素禀赋结构进行技术选择和创新投入有助于中国工业行业的有效增长,而与要素禀赋结构相失衡的技术选择将使创新投入驱动工业结构调整的效率大打折扣。引导各工业行业结合自身的资源禀赋特点,进行合理的技术创新选择,将有效提升技术创新驱动工业结构调整的速度。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7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技术进步偏向性及其收入分配效应:来自地区面板数据的分位数回归 [J].
王林辉 ;
赵景 .
求是学刊, 2015, 42 (04) :51-60+173
[2]   中国工业部门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基于技术进步偏向性视角的分析 [J].
姚毓春 ;
袁礼 ;
王林辉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8) :44-56
[3]   偏向型技术进步、技能结构与溢价逆转——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J].
陆雪琴 ;
文雁兵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10) :18-30
[4]   技术进步偏向对要素收入份额的影响——基于中国工业行业数据的研究 [J].
钟世川 ;
雷钦礼 .
产经评论, 2013, 4 (05) :16-27
[5]   劳动收入占比下降源于技术进步偏向性吗? [J].
董直庆 ;
安佰珊 ;
张朝辉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 53 (04) :65-74
[6]   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测算与分析 [J].
雷钦礼 .
统计研究, 2013, 30 (04) :83-91
[7]   技术进步偏向性会引导投资结构吗? [J].
王林辉 ;
袁礼 ;
郭凌 .
学海, 2012, (03) :54-62
[8]   资本体现式技术进步、技术合意结构和我国生产率增长来源 [J].
王林辉 ;
董直庆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2, 29 (05) :3-18
[9]   国际贸易、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收入分配 [J].
张莉 ;
李捷瑜 ;
徐现祥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2) :409-428
[10]   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测度、波动及成因研究 [J].
韩国高 ;
高铁梅 ;
王立国 ;
齐鹰飞 ;
王晓姝 .
经济研究, 2011, 46 (12) :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