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沿江地区制造业同构状况及合意性评判

被引:11
作者
李娜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
关键词
产业同构; 制造业; 合意性; 江苏沿江;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9.03.018
中图分类号
F427 [地方工业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701 ; 070104 ;
摘要
产业空间分工是产业分工在地域上的投影,强调不同地域的产业分工发展及相互关系。按照一般意义,产业地域专业化分工有利于集约利用资源、增强区域竞争力。而产业同构作为产业空间分工的现实问题,存在两面性,即合意与非合意的趋同。以江苏沿江21个市区、县(市)为样本,采用地区相对分工指数、地区间分工指数和地方专业化指数等方法,探析沿江地区产业空间分工趋势和同构程度。并基于合意与非合意产业同构的特征,从市场需求、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和环境效益等方面进一步分析江苏沿江地区产业同构的合意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南京与长三角各市制造业结构趋同与对策 [J].
陈圻 ;
王志华 .
现代经济探讨, 2005, (03) :48-51
[2]   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 [J].
梁琦 .
世界经济, 2004, (12) :32-40
[3]   长三角一体化、地区专业化与制造业空间转移 [J].
范剑勇 .
管理世界, 2004, (11) :77-84+96
[4]   “长三角”内部恶性竞争的问题及对策 [J].
张彩娟 .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 (02) :4-7
[5]   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实证分析 [J].
洪世键 .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01) :57-61+65
[6]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 [J].
陈建军 .
中国工业经济, 2004, (02) :19-26
[7]  
产业集聚论.[M].梁琦著;.商务印书馆.2004,
[8]  
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M].(瑞典)贝蒂尔·奥林(BertilOhlin)著;王继祖等译;.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9]  
产业结构与地区利益分析.[M].胡荣涛等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10]  
地理和贸易.[M].(美)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著;张兆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