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同构及产业定位

被引:248
作者
陈建军
机构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产业结构; 产业定位;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04.02.003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研究从产业经济和市场体制方面多角度地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各次区域之间产业同构产生的原因 ,认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内部的产业同构有其必然性。过分夸大这一问题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我们需要重视的是由产业同构所反映出来的制度问题 ,即市场机制的不完善问题。而这正是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意义所在。进而以浙江为例 ,认为必须从长三角正在形成的广域产业集聚和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客观现实出发 ,在长三角次区域实行“趋同”的产业发展定位 ,进而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互动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M].洪银兴;刘志彪等著;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2]  
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M].陈建军著;.中华书局.2002,
[3]  
21世纪初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战略研究.[M].朱敏彦等主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  
地理和贸易.[M].(美)保罗·克鲁格曼(PaulKrugman)著;张兆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J].
唐立国 .
上海经济研究, 2002, (09) :5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