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分工深化的实现机制:地权细分与合约治理

被引:25
作者
胡新艳
罗必良
谢琳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农村经营制度; 家庭经营; 地权细分; 合约治理; 农业分工; 崇州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1 [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如何将分散化的家庭经营纳入到规模经济与分工经济的发展轨迹,是我国农业经营制度创新的重要方向。基于崇州"1+1+1"农业经营模式的创新实践,提炼出推进农业分工发展的两条逻辑主线:一是以产权细分生成新的经营主体以促进农业分工的效率,二是以合约治理降低交易成本以促进分工效率的持续提高。尽管农业生产领域的分工深化有着天然的内生障碍,但农业并非完全是效率改善的被动产业,其本身存在深化分工改善效率的可能。"崇州模式"表明,创新农业经营制度的关键在于:地权细分及其各种细分权利的界定、赋予及其执行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复杂产权论和有效产权论——中国地权变迁的一个分析框架 [J].
张曙光 ;
程炼 .
经济学(季刊), 2012, 11 (04) :1219-1238
[2]   近世中国农地产权的多重权能 [J].
龙登高 ;
任志强 ;
赵亮 .
中国经济史研究, 2010, (04) :18-26
[3]   论农业分工的有限性及其政策含义 [J].
罗必良 .
贵州社会科学, 2008, (01) :80-87
[4]   小农经济效率改进论纲:超边际经济学之应用研究 [J].
向国成 .
社会科学战线, 2005, (04) :75-86
[5]   一个关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规范性分析框架及其理论含义———兼评张维迎、周其仁及崔之元的一些观点 [J].
杨瑞龙 ;
周业安 .
经济研究, 1997, (01) :12-22
[6]   杨格定理与经济发展理论 [J].
贾根良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6, (02) :58-60
[8]   人民公社的产权制度——对排它性受到严格限制的产权体系所进行的制度分析 [J].
陈剑波 .
经济研究, 1994, (07) :47-53
[9]  
产权、政府与信誉[M]. 三联书店 , 张维迎著, 2001
[10]  
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美)诺思(North,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