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主观福祉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5省10县农户调查资料

被引:31
作者
白描
吴国宝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主观福祉; 生活满意度; 农民; 排序选择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本文基于农户调查资料,对农民主观福祉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总体而言,农民总的生活满意度较高。其中,农民对文化水平和收入的满意度最低,对婚姻、家庭以及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最高。从分省的情况来看,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呈现东、中、西部递减的趋势,但同省内部各县农民的满意度之间差异较小。进一步建立农民主观福祉模型,结果表明: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人均纯收入、参加乡镇人大代表选举、成为村干部或村民代表、采用定点堆放垃圾与管道排放污水的生活方式、在村里建立正式的社会组织以及人均耕地面积增加均有助于改善农民的主观福祉状况。此外,与年纪较轻者、已婚或离异者相比,年龄较长或未婚的农民生活满意度更高。而遭遇公共安全事件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感到抑郁等因素对提高农民主观福祉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51+141 +141-14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健康与农民主观福祉的关系分析——基于全国5省(区)1000个农户的调查 [J].
李静 ;
王月金 .
中国农村经济, 2015, (10) :80-88
[2]   “小富即安”的农民:一个幸福经济学的视角 [J].
廖永松 .
中国农村经济, 2014, (09) :4-16
[3]   时间利用对个人福祉的影响初探——基于中国农民福祉抽样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 [J].
檀学文 .
中国农村经济, 2013, (10) :76-90
[4]   社会联系对农户生活幸福状况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山东、河南、陕西三省六县487户农户问卷调研 [J].
苑鹏 ;
白描 .
学习与实践, 2013, (07) :86-96
[5]   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失地农民福利水平研究——以江苏省宜兴市和太仓市为例 [J].
王伟 ;
马超 .
农业技术经济, 2013, (06) :20-31
[6]   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福利关系研究——以宁夏贺兰立岗镇兰光村为例 [J].
段瑞娟 .
农业经济, 2013, (05) :101-103
[7]   武汉城市圈农地城市流转微观福利效应研究 [J].
胡动刚 ;
闫广超 ;
彭开丽 .
中国土地科学, 2013, 27 (05) :20-26
[8]   地区补贴差异、农民决策分化与农业保险福利再分配 [J].
罗向明 ;
张伟 ;
丁继锋 .
保险研究 , 2011, (05) :11-17
[9]   农村信用社股份化改革对社员农户福利的影响 [J].
罗然然 .
西南金融, 2011, (05) :66-68
[10]   农地城市流转前后农户福利变化差异分析 [J].
高进云 ;
乔荣锋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1) :9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