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失地农民福利水平研究——以江苏省宜兴市和太仓市为例

被引:15
作者
王伟 [1 ]
马超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公共卫生管理与医疗保障政策研究中心
[2]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福利水平; 可行能力; 模糊评价;
D O I
10.13246/j.cnki.jae.2013.06.007
中图分类号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基于森的可行能力理论框架,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并采用倍差法,以宜兴市和太仓市为例,讨论了农民失地后福利水平的变化及不同征地补偿模式对其福利状况影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农民失地后的福利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总体状况仍然较差;土地换社保模式短期内在保障家庭经济状况方面不如土地换货币模式,但前者通过给予农民更为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从而使农民获得相对较高的福利水平,因此更有利于失地农民长远生计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3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Housing and family well-being [J].
Bratt, RG .
HOUSING STUDIES, 2002, 17 (01) :13-26
[2]  
乡土中国.[M].费孝通; 著.人民出版社.2008,
[3]  
以自由看待发展.[M].[印]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著;任赜;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   程序公正先于货币补偿:农民征地满意度的决定 [J].
刘祥琪 ;
陈钊 ;
赵阳 .
管理世界, 2012, (02) :44-51+187
[5]   中国征地补偿模式存在的缺陷及其完善路径的探究 [J].
杨志荣 ;
姚秋萍 ;
姚岚 .
科技信息, 2011, (19) :23-24
[6]   征地一定降低农民收入吗:上海7村调查——兼论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与改革 [J].
史清华 ;
晋洪涛 ;
卓建伟 .
管理世界, 2011, (03) :77-82+91
[7]   个体特征、制度性因素与失地农民市民化——基于浙江省富阳等地调查数据的实证考察 [J].
李永友 ;
徐楠 .
管理世界, 2011, (01) :62-70
[8]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与权益保护探析——基于江苏省16县(市、区)320户失地农民的调查数据分析 [J].
金晶 ;
许恒周 .
调研世界, 2010, (07) :15-16
[9]   征地补偿留用地模式探索——台湾市地重划与区段征收模式借鉴 [J].
张占录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09) :71-75+95
[10]   我国失地农民征地补偿模式研究 [J].
陈树文 ;
于慕尧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4) :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