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特征、制度性因素与失地农民市民化——基于浙江省富阳等地调查数据的实证考察

被引:86
作者
李永友
徐楠
机构
[1] 浙江财经学院
关键词
主体性因素; 制度性因素; 市民化身份认同; 方差分析;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1.01.009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323.89 [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120404 ;
摘要
伴随着城市规模的外延式扩张,出现了大量失地农民,如何在土地城市化过程中顺利推进失地农民市民化,成为我国城市化由粗放式向内涵式转变的重要问题。然而,本文基于浙江富阳、德清和宁波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即使在发达地区,失地农民市民化远滞后于土地城市化,失地农民普遍存在被城市化的感受。为探究其中原因,本文利用方差分析方法,从两个维度对失地农民市民化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尽管发达地区失地农民获得了丰厚的物质补偿,但失地农民对市民身份的认同度较低,这其中虽与失地农民个体特征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制度性因素,其中,较低的征地过程信息透明度和农用地征转用增值收入分配决策民主化程度是关键因素,缺乏长效的失地后就业安置是重要原因。前者影响了失地农民市民化的心里认同,后者制约了失地农民的市民身份归属。两者在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延滞了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方差分析法在制导仿真系统VV&A中的应用 [J].
焦鹏 ;
费惠佳 .
计算机仿真, 2010, 27 (06) :115-117+166
[2]   土地征用制度与失地农民市民化——文献综述与制度构想 [J].
朱劲松 .
农业经济, 2009, (11) :19-21
[3]   赋权、互动与认同:角色视角中的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 [J].
毛丹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4) :28-60+243
[4]   对我国土地收益分配及失地农民生计问题的反思 [J].
王世联 .
南方农村, 2008, (03) :14-16
[5]   土地征用中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程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J].
肖屹 ;
曲福田 ;
钱忠好 ;
许恒周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3) :77-83+111
[6]   失地农民社会排斥机制研究 [J].
王慧博 .
南京社会科学, 2008, (03) :114-120
[7]   我国农民市民化的经济学思考 [J].
邹伟 .
经济问题, 2007, (10) :19-21
[8]   失地农民就业的类型、路径与政府引导——以南京市为例 [J].
叶继红 .
经济经纬, 2007, (05) :115-117
[9]   城市化进程中村转居社区新居民的休闲方式 [J].
陈传锋 ;
杨晶晶 .
浙江学刊, 2007, (02) :196-200
[10]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 [J].
张海波 ;
童星 .
社会科学研究, 2006, (01) :12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