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被引:67
作者
王国梁 [1 ,2 ]
刘国彬 [2 ]
党小虎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3]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壤水分; 分布格局; 土地利用; 梯田建设; 黄土丘陵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含水率是影响作物生长和植被恢复的重要因子。采用土钻法对黄土丘陵区典型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含水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农田土壤含水率显著较高,这与农田坡度较小及梯田建设有关,还与农作物蒸腾耗水相对较小有关。林地、灌木地和草地土壤含水率相对较低,且相互间无显著差别。黄土丘陵区土壤含水率主要受坡度和土壤稳定入渗速率的影响。但草地土壤含水率还与坡向及年生物量有关。土壤水分分布格局与该区土层深厚, 地下水埋藏较深,土壤水分收入主要受降雨的补给有关。因此,该区农田建设应在坡度较小(<10°)的地形上进行,并优先考虑梯田。坡度较大的地方应以天然灌木和草本群落的保育为主。人工乔灌林只适宜在沟道等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种植。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云雾山自然保护区环境因素对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影响 [J].
胡相明 ;
赵艳云 ;
程积民 ;
万惠娥 .
生态学报, 2008, (07) :2964-2971
[2]   保护性耕作对豫西黄土坡耕地降水产流、土壤水分入渗及分配的影响 [J].
王育红 ;
蔡典雄 ;
姚宇卿 ;
吕军杰 ;
李俊红 ;
丁志强 ;
张洁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2) :29-31+37
[3]   晋西黄土区主要造林树种单株耗水量研究 [J].
张晓明 ;
余新晓 ;
张学培 ;
魏天兴 ;
孙中锋 .
林业科学, 2006, (09) :17-23
[4]   喀斯特峰丛洼地坡面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研究 [J].
张继光 ;
陈洪松 ;
苏以荣 ;
张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08) :54-58
[5]   黄土高原常用造林树种水分利用特征 [J].
杨建伟 ;
梁宗锁 ;
韩蕊莲 .
生态学报, 2006, (02) :558-565
[6]   黄土丘陵小流域生态用水试验研究——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J].
黄奕龙 ;
陈利顶 ;
傅伯杰 ;
王仰麟 .
水科学进展, 2006, (01) :14-19
[7]   黄土旱塬农业生态系统土壤深层水分消耗与水分生态环境效应 [J].
樊军 ;
郝明德 ;
邵明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61-64
[8]   黄土高原植被建设中的有关问题 [J].
侯庆春 ;
韩蕊莲 .
水土保持通报, 2000, (02) :53-56
[9]   陕北丘陵沟壑区主要农作物水分利用与平衡 [J].
苏敏,卢宗凡,李够霞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1996, (02) :36-45
[10]  
黄土高原土壤水分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杨文治,邵明安编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