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7 条
黄土丘陵小流域生态用水试验研究——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黄奕龙
[1
]
陈利顶
[2
]
傅伯杰
[2
]
王仰麟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数字城市与景观生态研究中心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系统生态重点试验室
[3]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来源: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黄土丘陵;
生态用水;
气候;
土地利用;
植被恢复;
小流域;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06.01.003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探讨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恢复,以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安家沟小流域的气象、土壤水分、地形图和土地利用图(1982年和2002年)为源信息,分析了不同植被类型的蒸散量和生态用水量、流域生态用水量及其与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流域土地利用结构从1982-2002年间变化较大,农地(特别是梯田)增加较快,乔木林地急剧减少,主要表现为毁林、开荒和造田;(2)研究区内各种植被/土地利用类型的蒸散量和生态用水都极大地受控于气候(特别是降雨量)的影响,其年际差异较大;(3)不同植被/土地利用类型间的蒸散量和生态用水差异明显,在各个年份乔灌林的生态用水量均大于农作物和自然草地的蒸散量和生态用水量,但生态用水的差异程度小于蒸散量的差异程度;(4)以自然草地(即荒草地)为标准,农作物的蒸散量和自然草地接近,但乔灌林地的蒸散量和生态用水量均远高于自然草地,难于实现土壤水分平衡;(5)流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主要是强耗水植被的减少)减小了流域生态用水量,增强了流域的水分平衡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9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