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模式影响社区参与旅游制度选择的传导机制研究——以泸沽湖摩梭社区为例

被引:12
作者
王汝辉 [1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 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文化模式; 民族村寨; 社区参与旅游制度; 影响传导机制; 泸沽湖摩梭社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文化模式决定民族村寨社区居民对社区参与旅游制度安排的态度,直接影响制度交易费用,进而影响到制度的实现和维持;不同的文化模式对应不同的社会凝聚力和社会合作力,影响民族村寨社区自组织能力和模式,进而影响到社区参与旅游制度选择;不同的文化模式下社区居民对公平的评价不同,直接影响到对效率和公平取舍,进而影响到社区参与旅游制度选择。其目的是丰富民族村寨社区参与旅游机制和制度研究理论体系,焕发或增强政府尊重东道主社区地方性知识和乡土传统的政策导向意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4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市场转型与民众的分配公平观 [J].
孙明 .
社会学研究, 2009, 24 (03) :78-88+244
[2]   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变迁:来自新制度经济学的阐释——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 [J].
王汝辉 ;
幸岭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41 (03) :128-133
[4]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模式的转型 [J].
曹端波 ;
刘希磊 .
经济问题探索, 2008, (10) :128-132
[5]   文化旅游发展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互动——以云南泸沽湖畔落水村为例 [J].
陈刚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5) :74-78
[6]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J].
刘洪丽 .
消费导刊, 2008, (17) :1-1
[7]   雨崩村社区旅游:社区参与方式及其增权意义 [J].
保继刚 ;
孙九霞 .
旅游论坛, 2008, (04) :58-65
[9]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CCTV模式———以西双版纳“中缅第一寨”勐景来为例 [J].
张华明 ;
滕健 .
广西民族研究, 2006, (03) :197-203
[10]   少数民族村寨的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为例 [J].
黄亮 ;
陆林 ;
丁雨莲 .
旅游学刊, 2006, (05) :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