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变迁:来自新制度经济学的阐释——以四川理县桃坪羌寨为例

被引:15
作者
王汝辉 [1 ]
幸岭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2] 昆明学院旅游系
关键词
少数民族村寨; 开发模式; 制度变迁; 动力机制; 桃坪羌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四川理县桃坪羌寨旅游开发先后历经政府引导-社区居民自主经营管理、政府主导-国有开发公司经营管理、政府主导-外来投资商经营管理三种开发模式,不同的开发模式对应着不同的制度绩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我们认为,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的变迁过程也就是政府、企业和社区居民三大利益主体,基于成本收益的考虑,对放在的"公共领域"的资源产权状态的不断调整过程。民族村寨开发模式开发历程是由政府强制注入与"精英分子"带头示范相互作用下的创新生长机制、重复博弈模型下的社区居民学习传播机制、专业化效率要求下的分工合作机制、利益驱动下的选择调整机制等四大动力机制相互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西部民族旅游可持续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J].
黄萍 .
中华文化论坛, 2006, (04) :115-119
[2]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CCTV模式———以西双版纳“中缅第一寨”勐景来为例 [J].
张华明 ;
滕健 .
广西民族研究, 2006, (03) :197-203
[3]   浅析贵州乡村民族旅游开发——郎德、天龙、中洞模式比较 [J].
杨兴洪 .
贵州民族研究, 2005, (04) :56-59
[4]   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J].
杨昌儒 ;
潘梦澜 .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5) :5-9
[5]   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与产权合理安排 [J].
单纬东 .
人文地理, 2004, (04) :26-29
[6]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J].
罗永常 .
贵州民族研究, 2003, (02) :102-107
[7]  
社区参与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初步研究.[D].黄华.云南师范大学.2004, 01
[8]  
文化视野中的贫困与发展.[M].戴庆中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9]  
产权的经济分析.[M].(美)Y.巴泽尔(YofamBarzel)著;费方域;段毅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