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技术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原因与对策的博弈分析

被引:40
作者
李树培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技术引进; 比较优势陷阱; 博弈分析;
D O I
10.14116/j.nkes.2009.03.005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F224.32 [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1201 ;
摘要
虽然企业在我国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但其对外技术依赖较强、自主创新动力不足、仍以"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技术创新活动主要形式的特征,并没有得到扭转。我们认为,技术后发优势的诱惑、跨国公司技术垄断策略的威胁和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是造成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主要因素。文章基于这些影响因素而构建的博弈模型,对我国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不足的成因及相关对策进行了推演。模型推演结果表明,政府完全可以通过政策干预来推动企业自主创新,并打破企业技术创新的"比较优势陷阱"。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7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自主创新与国家利益 [J].
梅永红 .
中国软科学, 2006, (02) :6-10
[12]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思路 [J].
彭继民 .
经济研究参考, 2006, (01) :32-43
[13]   自主创新 加快高新技术领域的专利产出 [J].
陶用之 .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2005, (05) :7-9+31
[14]   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 [J].
王一鸣 ;
王君 .
中国软科学, 2005, (07) :10-14+32
[15]   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研发能力的影响:一个模型分析 [J].
蒋殿春 .
南开经济研究, 2004, (04) :62-66
[16]   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与杨小凯教授商榷 [J].
林毅夫 .
经济学(季刊), 2003, (03) :989-1004
[17]   技术创新与创新风险的研究综述 [J].
袁泽沛 ;
王琼 .
经济学动态, 2002, (03) :79-82
[18]   跨国公司与发展中东道国企业的技术创新博弈 [J].
蒋殿春 .
世界经济, 2001, (09) :31-40
[19]   技术创新、政府干预与竞争优势 [J].
张小蒂 ;
李风华 .
世界经济, 2001, (07) :44-49
[20]   后发优势悖论与中国的技术战略选择 [J].
冯雁秋 .
世界经济, 2000, (07) :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