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生产模式Ⅲ促进超学科快速发展的特征研究

被引:123
作者
黄瑶 [1 ]
马永红 [1 ]
王铭 [2 ]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所
关键词
知识生产模式Ⅲ; 超学科; 知识体系; 学科模式;
D O I
10.14138/j.1001-4519.2016.06.003709
中图分类号
G302 [知识学];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知识生产模式Ⅲ依据模式Ⅰ和ⅠⅠ的逻辑演变而来,主要应对当下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冲突情境,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为目标,突出四螺旋动力机制、知识集群、创新网络、分形创新生态系统为核心组织形式,强调知识内部结构的多维聚合。超学科以复杂实际问题为研究支点,以多维度、多形态、多主体的流动性组织结构为特征,以问题域引导基础科学、应用科学知识的网状聚合,超越原有科学范式和学科边界,由政府、学术界、产业界、公民社会共同参与组成研究共同体。模式Ⅲ与超学科存在映射关系,模式Ⅲ从知识体系、研究目标、研究群体、发展模式四个方面促进超学科发展。以土地复垦领域为例,模式Ⅲ正促进土地复垦方向研究朝着超学科模式快速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美国超学科人才培养的实践——以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社会生态学院为例 [J].
刘贤伟 ;
马永红 ;
马星 .
高教探索, 2014, (06) :52-57
[3]   矿产资源开采土地损毁及复垦潜力分析 [J].
周妍 ;
周伟 ;
白中科 .
资源与产业, 2013, 15 (05) :100-107
[4]   谈学科的道理 [J].
谢维和 .
中国大学教学, 2012, (07) :4-6
[5]   公共利益与公共治理 [J].
张成福 ;
李丹婷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 2012, (02) :95-103
[6]   论教育知识发展的实质 [J].
刘庆昌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5, (11) :1-5
[7]   公共权力的公益原则及其限度 [J].
李会 ;
房震 .
当代法学, 2003, (10) :23-27
[8]  
土地复垦参照系概念引入与内容确定[D]. 樊翔.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
[9]  
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M]. 山东人民出版社 , 石毓彬等编, 1996
[10]  
猜想与反驳[M]. 上海译文出版社 , (英)波普尔(K.R.Popper)著, 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