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信息法律保护的思想渊源与基本原理——基于“公平信息实践”的分析

被引:148
作者
丁晓东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公平信息实践; 个人信息保护; 大数据; 个体主义; 动态保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公平信息实践构成了全球个人信息保护的思想渊源与基本框架。对公平信息实践的演化和全球各个版本公平信息实践的原则进行总结,可以发现公平信息实践确立了以个人信息赋权与施加信息控制者责任的进路。但强化个人信息赋权却未必符合个人信息保护的基本原理,并不一定能够很好地保护个体的隐私权益。同时,对信息控制者施加某些责任也未必符合大数据的基本特征,不能恰当地利用与保护个人信息。本文提出大数据时代的公平信息实践版本,主张采取有限个体主义与动态化的个人信息保护。这一公平信息实践的版本强调平衡个人信息收集、处理和流通中的个体预期与社会预期,强调发挥个人信息的公共性价值与风险防范的个人信息保护进路。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1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2]   被遗忘权的基本原理与场景化界定 [J].
丁晓东 .
清华法学, 2018, 12 (06) :94-107
[3]   个人信息私法保护的困境与出路 [J].
丁晓东 .
法学研究, 2018, 40 (06) :194-206
[5]   我国电子商务网站FIPs实施现状研究 [J].
黄缘缘 ;
谢恩 ;
张涛 .
管理学报, 2011, 8 (08) :1195-1200
[6]  
删除[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迈耶-舍恩伯格, 2012
[7]  
大数据时代[M]. 浙江人民出版社 , 迈耶-舍恩伯格, 2012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及立法研究报告[M]. 法律出版社 , 周汉华, 2006
[9]  
万历十五年[M]. 三联书店 , 黄仁宇著, 1997
[10]   Reconcil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an Union [J].
Schwartz, Paul M. ;
Solove, Daniel J. .
CALIFORNIA LAW REVIEW, 2014, 102 (04) :877-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