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小骨窗开颅手术入路的实用性探讨

被引:26
作者
王向宇
柯以铨
王清华
罗成义
张新伟
徐如祥
机构
[1]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
[2]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神经外科 广州
[3] 广州
关键词
脑肿瘤; 脑出血; 微血管压迫; 颅内感染; 微创开颅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51 [头部及神经外科学];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为了减少对颅内病变患者在开颅手术入路过程中的损伤,同时保证病变得到恰当的处理。方法我们对每个病变的手术进行个体化设计,在常规手术入路的基础上进行改良、或重新设计和创新,将皮肤切口、骨窗面积进行缩小处理。结果小骨窗开颅成功手术治疗127例颅内病变患者,病变种类涉及脑肿瘤、脑实质和脑室内出血、炎症病变和血管压迫性功能病变。经过借鉴、探索和改进形成了相对成熟的9种小骨窗开颅手术入路。具体的做法是:根据病变的部位、种类、大小、距脑表的深度、周围结构和可以利用的自然通道等因素决定小骨窗开颅与否和具体的入路。在眉弓外侧、颞区中后部、窦汇区、乙状窦后区、枕鳞部、矢状中线和大脑凸面各部设计皮肤小切口和做小骨窗(直径2.5~3.0cm)开颅手术,采取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使脑组织回缩增加显露,借助影像资料、解剖标志,立体定向架、神经导航和术中超声等方法定位病变,使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技术达到既安全有效又创伤较小地消除或解决病变。但如果病变很大、或有严重脑水肿、涉及脑表或颅底广泛、或属于难处理的脑血管病变,一般不适合小骨窗开颅手术。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有其实用性,但也有使用的局限性。手术选择和成功与否取决于病变的特征、个体化手术设计、术者的显微手术技术、以及可以利用的辅助手段。
引用
收藏
页码:331 / 3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再论微创神经外科学 [J].
张玉琪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5, (04) :193-194
[2]   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区大型和巨大型肿瘤 [J].
雷鹏 ;
田立桩 ;
王钰 ;
荔志云 ;
张玉 .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4, (12) :542-543
[3]   双侧脑室内巨大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治疗策略(附6例报告) [J].
王向宇 ;
徐如祥 ;
柯以铨 ;
杨俊 ;
张世忠 ;
杨志林 ;
张旺明 .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2003, (05) :334-337
[4]   锁孔手术理念在处理颅底和脑深部病变中的应用(附49例报告) [J].
王伟民 ;
王国良 ;
张小鹏 ;
李天栋 ;
蔡加宁 ;
林健 ;
高寒 ;
白红民 .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3, (01) :5-7
[5]   儿童第四脑室-小脑脚-脑干区肿瘤的手术治疗 [J].
张玉琪 ;
王忠诚 ;
马振宇 ;
罗世祺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2, (06) :6-9
[6]   神经外科术中脑保护技术浅谈—手术操作与脑保护(二) [J].
王向宇 ;
王伟民 .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2, (03) :186-188
[7]   神经外科术中脑保护技术浅谈—手术操作与脑保护(一) [J].
王向宇 ;
王伟民 .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2002, (02) :117-120
[8]   锁孔入路开颅手术(附106例报告) [J].
刘运生 ;
刘景平 ;
王君宇 ;
罗端午 ;
陈立华 ;
姜维喜 ;
刘志雄 ;
陈凌 ;
候永宏 ;
袁贤瑞 ;
曹美鸿 .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2, (01) :14-17
[9]   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上区肿瘤 [J].
曹作为 ;
史克珊 ;
李安民 ;
李监松 ;
李钢 ;
金虎 ;
陈晓东 ;
陈焕雄 ;
林鹏 ;
颜山 ;
陈敏 .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01, (04) :54-55
[10]   经小脑延髓裂入路切除第四脑室及桥脑中上段占位性病变的临床研究 [J].
张俊廷 ;
王忠诚 ;
贾桂军 ;
吴震 ;
吕刚 .
中华医学杂志, 2001, (11)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