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的空间归属及其物质性构建的地理认知

被引:18
作者
孙中伟
贺军亮
田建文
机构
[1] 石家庄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网络空间; 空间归属; 物质性构建; 地理认知; 信息与通信技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901 [人文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信息与通信技术已经重构了时空关系,其中网络空间对传统时空观的颠覆最为典型。网络空间的地理研究包括外部、内部与相互作用三个层面。在界定网络空间的空间归属前提下,提出了其物质性构建的体系框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其外部物质层面所蕴含的地理内涵。研究表明:网络空间的本质是一个由信息组成的虚拟空间,其既属于社会空间,也在地理空间研究范畴内;信息基础设施、网民、建设与管理实体是构建网络空间的三大物质性组分,也是进行网络空间外部层面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对象;网络空间构建的物质基础在地点与地理位置、距离与尺度、障碍与边界、区域与区域分异等传统地理关注领域仍具有重要地理意义;城市本身演变为了信息城市甚至是智慧城市,且其与信息基础设施一起成为城市网络分析的新要素;网络空间制图是帮助我们理解和认知网络空间地理含义的关键环节。
引用
收藏
页码:148 / 15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世界互联网网民的空间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 [J].
孙中伟 ;
杨阳 ;
陆相林 .
经济地理, 2015, 35 (09) :1-7
[2]   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发展历程与研究主题 [J].
孙中伟 ;
王杨 .
地理科学进展, 2013, 32 (08) :1266-1275
[3]   网络虚拟空间对城市现实空间作用机理及规划启示 [J].
孙中伟 .
规划师, 2013, 29 (02) :43-47
[4]   中国信息化发展进程及其时空格局分析 [J].
宋周莺 ;
刘卫东 .
地理科学, 2013, 33 (03) :257-265
[5]   人文地理学空间思想的几次重大转折 [J].
叶超 .
人文地理, 2012, 27 (05) :1-5+61
[6]   中国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孙中伟 ;
王杨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2) :149-156
[7]   中国互联网用户增长的省际差异及其收敛性分析 [J].
汪明峰 ;
邱娟 .
地理科学, 2011, 31 (01) :42-48
[8]   世界互联网城市网络的可达性与等级体系 [J].
孙中伟 ;
贺军亮 ;
金凤君 .
经济地理, 2010, 30 (09) :1449-1455
[9]   信息与通信技术对空间组织的影响及其空间效率的测算 [J].
孙中伟 ;
金凤君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 29 (01) :49-54+64
[10]   世界互联网信息流的空间格局及其组织机理 [J].
孙中伟 ;
路紫 ;
贺军亮 .
人文地理, 2009, (04) :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