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互联网信息流的空间格局及其组织机理

被引:35
作者
孙中伟 [1 ]
路紫 [2 ]
贺军亮 [1 ]
机构
[1] 石家庄学院资源与环境系
[2] 河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信息流; 空间格局; 组织机理; 影响因素;
D O I
10.13959/j.issn.1003-2398.2009.04.026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互联网信息流的空间格局和组织机理是信息地理研究的重要命题。通过获得87个国家的信息流、互联网质量、人口与GDP、技术流、资金流、物流和人流等7大类16项指标数据,利用洛仑兹曲线和多元回归方法,探讨世界互联网信息流的空间分布格局、组织机理和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世界互联网信息流的空间格局呈现出美国为中心,欧盟和东亚为两翼的"中心两翼"型;组织由ICANN、国家、国际大都市和跨国企业4个层面实现;格局形成主要是各国GDP总量的反映,同时受到其他多因素影响;"流动空间"中的5种流态间是相互作用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城市的网络优势——中国互联网骨干网络结构与节点可达性分析 [J].
汪明峰 ;
宁越敏 .
地理研究, 2006, (02) :193-203
[2]   中国网络信息流的空间结构模式分析 [J].
董志良 ;
路紫 ;
白翠玲 .
地球信息科学, 2005, (03) :5-11
[3]   赛博空间地理分布研究 [J].
卢鹤立 ;
刘桂芳 .
地理科学, 2005, (03) :3317-3321
[4]   浮现中的网络城市的网络——互联网对全球城市体系的影响 [J].
汪明峰 .
城市规划, 2004, (08) :26-32
[5]   互联网与中国信息网络城市的崛起 [J].
汪明峰 ;
宁越敏 .
地理学报, 2004, (03) :446-454
[6]   论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及其潜在空间影响 [J].
刘卫东 .
地理研究, 2002, (03) :347-356
[7]  
Spatial Small Worlds: New Geographic Patterns for an Information Economy[J] . Sean P Gorman,Rajendra Kulkarni.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Planning and Design . 2004 (2)
[8]   Information flows on the Internet of Korea [J].
Huh, WK ;
Kim, H .
JOURNAL OF URBAN TECHNOLOGY, 2003, 10 (01) :61-87
[9]   The Internet backbone and the American metropolis [J].
Moss, ML ;
Townsend, AM .
INFORMATION SOCIETY, 2000, 16 (01) :35-47
[10]  
Weaving the Western Web: explaining differences in Internet connectivity among OECD countries[J] . Eszter Hargittai.Telecommunications Policy . 199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