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形成机理研究——基于价格传导机制的视角

被引:22
作者
曹永琴
机构
[1]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非对称效应; 菜单成本; 扭曲成本; 通货膨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中国货币政策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效应,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产出的影响力度强于扩张性货币政策。本文以价格粘性为核心构建菜单成本模型,从货币政策价格传导渠道分析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形成机理。研究表明,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主要成因是非对称的价格传导渠道。企业面临货币政策冲击时,遵循菜单成本和扭曲成本孰低原则决定调整价格还是产量。降价的菜单成本低于涨价成本以及扭曲成本随通货膨胀趋势呈非线性变化共同导致了非对称的价格粘性,由此产生的非对称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形成机理。因此,货币政策效果随通货膨胀率而变,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程度在不同的通货膨胀率区间存在差异,随通货膨胀率的上升呈现出先减后增再减的驼峰形趋势。本文进一步通过构造状态空间模型实证检验了理论模型在中国的适用性。为了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中央银行制定货币政策时不仅要决定政策实施方向和力度,还应考虑经济所处的通货膨胀率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7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货币政策作用非对称性和波动性的实证检验 [J].
刘金全 ;
刘兆波 ;
不详 .
管理科学学报 , 2003, (03) :35-40
[2]   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在中国的实证研究 [J].
陆军 ;
舒元 .
经济研究, 2002, (03) :21-26+93
[3]   中国经济周期的非对称性和相关性研究 [J].
刘金全 ;
范剑青 .
经济研究, 2001, (05) :28-37+94
[4]   货币政策中性与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 [J].
黄先开 ;
邓述慧 ;
不详 .
管理科学学报 , 2000, (02) :34-41
[5]   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分析及政策含义 [J].
易纲 .
经济研究, 1996, (12) :26-33
[6]   THE NEW KEYNESIAN ECONOMICS AND THE OUTPUT-INFLATION TRADE-OFF [J].
BALL, L ;
MANKIW, NG ;
ROMER, D .
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 1988, (01) :1-65
[7]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THE EFFECTS OF AGGREGATE DEMAND [J].
BLANCHARD, OJ ;
KIYOTAKI, N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7, 77 (04) :647-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