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中性与非对称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114
作者
黄先开
邓述慧
不详
机构
[1] 北京商学院基础部!北京
[2] 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货币冲击; 中性; 非对称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 [中国货币];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我国的货币作用机制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情形具有较大的差别 ,不论是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 ,还是非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 ,对产出的影响均非中性 ,说明货币供给在推动我国经济的运行中仍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更进一步分析发现 ,货币供给 M1的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具有对称性 ,而货币供给 M2的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 ,且这种非对称性与西方国家的情形刚好相反 ,正的货币冲击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而负的货币冲击虽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与正的货币冲击相比 ,其强度在统计意义上要弱很多 .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2]  
Statistical predictor identification[J] . Hirotugu Akaike.Annals of the Institute of Statistical Mathematics . 1970 (1)
[3]  
Does anticipated aggregate demand policy matter? Further econometric results .2 Mishkin F.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2, Septemb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