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分析:语言转向的归宿

被引:9
作者
孙静怡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
关键词
话语; 话语分析; 语言转向; 人文社会科学;
D O I
10.16263/j.cnki.23-1071/h.2012.02.006
中图分类号
H0-02 [];
学科分类号
030303 ; 0501 ; 050102 ;
摘要
起源于哲学领域的语言转向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产生重要影响,为相关领域带来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范式,话语分析在各学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语言转向在本质上是转向话语分析,受语言转向的影响,各学科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和原则来分析相关议题,使话语分析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在语言转向背景下,话语分析的方法灵活多样,被众多学科所采纳,具有跨学科的性质。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话语分析与中共党史研究 [J].
赵淑梅 .
宁夏党校学报, 2010, 12 (01) :29-31
[3]   西方某些媒体“3·14”报道的话语分析 [J].
曾庆香 .
国际新闻界, 2008, (05) :25-31
[4]   从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到语言研究的哲学转向 [J].
潘文国 .
外语学刊, 2008, (02) :17-21
[5]   20世纪初期革命精神的生成——以话语分析为径 [J].
张昭军 .
史学集刊, 2008, (01) :29-32
[6]   论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 [J].
周宁 ;
刘将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6) :71-75
[7]   索绪尔与现代西方哲学的语言转向 [J].
刘艳茹 .
外语学刊, 2007, (04) :17-21
[8]   “话语”分析与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 [J].
黄兴涛 .
历史研究, 2007, (02) :149-163+192
[9]   论“话语”及其“话语研究”的学术范式意义 [J].
高玉 .
学海, 2006, (04) :104-112
[10]   话语分析的哲学基础——建构主义认识论 [J].
詹全旺 .
外语学刊, 2006, (02) :14-1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