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被引:45
作者
封思贤 [1 ,2 ]
宋秋韵 [1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2]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居民生活质量; 第三方支付; 平滑效应;
D O I
10.13962/j.cnki.37-1486/f.2021.01.009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126 [人民生活状况];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数字金融作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业态,对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作用日益显现。在从平滑效应、保障效应和增值效应等方面对数字金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微观机理进行梳理基础上,运用熵权法构建了我国的居民生活质量指数,并基于2014-2018年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省级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金融对我国居民生活质量的实际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居民生活质量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其中数字金融的覆盖广度和第三方支付业务等方面的影响最大;数字金融对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影响大于农村,对东部影响最明显。我国应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金融监管体系、加强数字金融知识推广和普及,并在不同地区实施差异化的数字金融发展战略。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3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编制与空间特征 [J].
郭峰 ;
王靖一 ;
王芳 ;
孔涛 ;
张勋 ;
程志云 .
经济学(季刊), 2020, 19 (04) :1401-1418
[2]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异质性影响研究 [J].
李牧辰 ;
封思贤 ;
谢星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20 (03) :132-145
[4]   数字金融、融资约束与企业创新 [J].
万佳彧 ;
周勤 ;
肖义 .
经济评论, 2020, (01) :71-83
[5]   提高我国养老服务质量的国际经验及政策建议 [J].
杨宜勇 ;
韩鑫彤 .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20, 36 (01) :5-14
[6]   数字金融、银行竞争与银行效率 [J].
封思贤 ;
郭仁静 .
改革, 2019, (11) :75-89
[7]   社会养老、家庭养老与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基于全国8省入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徐强 ;
周杨 ;
王雅珠 .
浙江社会科学, 2019, (05) :75-82+120+157
[8]   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需求的异质性影响——来自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证据 [J].
傅秋子 ;
黄益平 .
金融研究, 2018, (11) :68-84
[9]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显著影响了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 [J].
易行健 ;
周利 .
金融研究, 2018, (11) :47-67
[10]   社会网络、非正规金融与居民幸福感——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卢娟 ;
李斌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8, 20 (04) :4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