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德双边贸易现状及潜力评价

被引:9
作者
张俊玲
张玉泽
张晓青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贸易; 潜力; 中国; 德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7 [与各国贸易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摘要
德国是中国在欧洲最大的贸易伙伴,研究中德双边贸易潜力对中德及时调整对外贸易战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首先利用双边贸易数据和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中德双边贸易现状,继而用2014年37个主要国家的贸易数据,从两国GDP、人均GDP、两国首都之间距离、是否加入WTO和是否加入APEC五方面,运用EViews软件建立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德贸易发展潜力进行预测,得出以下结论:中德双边贸易规模较大,增长速度较快,贸易逐渐深化;中德商品结构有较强的互补性;德国对中国的贸易结合度正由弱变强,中国对德国的贸易结合度有减弱趋势;中德双边贸易潜力值在波动中增大,且大于1.2,属于"潜力再造型",贸易潜力已经得到充分发挥,上升空间狭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一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潜力测算及前景展望 [J].
高志刚 ;
刘伟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05) :24-34
[2]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的商品格局 [J].
公丕萍 ;
宋周莺 ;
刘卫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5) :571-580
[3]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格局及其经济贡献 [J].
邹嘉龄 ;
刘春腊 ;
尹国庆 ;
唐志鹏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5) :598-605
[4]   中韩双边贸易现状及潜力的实证研究 [J].
金缀桥 ;
杨逢珉 .
世界经济研究, 2015, (01) :81-90+128
[5]   1990年以来中国大陆对外贸易空间格局的变化及趋势研究 [J].
李德旭 ;
王利 ;
李谭 .
世界地理研究, 2012, 21 (02) :56-63
[6]   中德出口商品结构比较研究 [J].
高金田 ;
董芳 .
时代金融, 2011, (12) :106-107
[7]   中国与欧盟贸易的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J].
燕春蓉 .
经济经纬, 2011, (01) :42-47
[8]   新形势下中德关系的挑战与未来 [J].
梅兆荣 .
德国研究, 2010, (02) :4-5+78
[9]   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潜力测算及分析——贸易互补性指数与引力模型研究 [J].
毕燕茹 ;
师博 .
亚太经济, 2010, (03) :47-51
[10]   中加贸易互补性及贸易潜力探析 [J].
杨国川 .
经济经纬, 2010, (02) :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