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化空间形态的演变特征与趋势研判

被引:20
作者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高国力
刘保奎
李爱民
机构
[1]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城镇化空间形态; 新型城镇化; 区域经济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的中后期,新型城镇化空间形态呈现新的特征。城市群成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都市圈和"两横三纵"城市发展轴带集聚人口的能力日益增强,城市发展呈现分化状态,成长型与收缩型城市并存,这些构成了我国新型城镇化空间形态演变的基础。进入新时代,交通、产业、开放、生态、城乡融合等成为影响城镇化空间形态的新变量,对城镇化空间形态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取代包昆通道,形成"新两横三纵"城市发展格局。城市群、都市圈是下一步新型城镇化空间发展的重点。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将为城镇化空间形态变化注入新动力。"十四五"及以后一段时期城镇化空间形态将更加多元、开放、均衡、高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全球化时代的中心城市转型及其路径 [J].
陈恒 ;
李文硕 .
中国社会科学, 2017, (12) :72-93+206
[2]   经济结构变革、村庄转型与宅基地制度变迁——四川省泸县宅基地制度改革案例研究 [J].
刘守英 ;
熊雪锋 .
中国农村经济, 2018, (06) :2-20
[3]   中国收缩城市及其发展的负外部性 [J].
郭源园 ;
李莉 .
地理科学, 2019, 39 (01) :52-60
[4]  
中国都市圈发展报告[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尹稚, 2019
[5]  
调整优化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N]. 高国力,刘保奎. &nbsp经济日报. 2019 (012)
[6]   区域经济分化的特征、趋势与对策 [J].
申兵 ;
党丽娟 .
宏观经济管理, 2016, (10) :33-36
[7]   都市圈内中小城市功能及其提升策略 [J].
安树伟 ;
孙文迁 .
改革, 2019, (05) :48-59
[8]   都市圈建设: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选择 [J].
张学良 ;
林永然 .
改革, 2019, (02) :46-55
[9]   对我国城镇化速度及趋势的再认识 [J].
史育龙 ;
申兵 ;
刘保奎 ;
欧阳慧 .
宏观经济研究, 2017, (08) :103-108+161
[10]   我国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问题与路径 [J].
李爱民 .
宏观经济管理, 2019, (02) :3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