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对碳排放的影响——基于OECD主要成员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7
作者
原嫄 [1 ]
李国平 [2 ]
机构
[1] 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
[2]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产业内部结构; 碳排放; 制造业; 服务业; OECD; 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0201 ; 020105 ;
摘要
人类活动所引起的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需共同面对的问题。经济结构性特征是受到广泛认可的区域发展阶段替代指标,因而本文分别选用制造业和服务业产业内部结构为基本视角,对其细化信息进行挖掘,并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各主要成员国背景下对碳排放随经济发展阶段推进而演化的过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具备更加丰富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信息,能够在普遍意义上提供判别区域经济发展所处时期的良好标准,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进行差异化碳配额权分配提供参考;第二,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升级的阶段性对照结果说明,碳排放峰值时点滞后于工业化的顶峰位置;第三,人为碳排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呈现倒U型的固有演化规律,在工业化顶峰前的碳排放逐步增长是为了维持基本经济发展路径的不可抗趋势。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顶峰前不承诺排放达峰具有较高合理性,但仍应通过推进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举措抑制碳排放增速、尽早实现达峰。
引用
收藏
页码:332 / 34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1]  
产业协调发展与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 韩德超.华中科技大学. 2009
[12]  
自主创新与工业结构升级研究[D]. 彭建平.华中科技大学. 2008
[13]  
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研究[D]. 刘晶晶.北京交通大学. 2009
[14]  
我国制造业结构升级的若干问题研究[D]. 柳毅伟.天津大学. 2005
[15]  
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陈强, 2010
[16]  
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M].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周振华著, 1991
[17]  
International inequality in energy intensity levels and the role of production composition and energy efficiency: An analysis of OECD countries[J] . Juan Antonio Duro,Vicent Alcántara,Emilio Padilla.Ecological Economics . 2010 (12)
[18]   Determinants of CO2 emissions in a small open economy [J].
Friedl, B ;
Getzner, M .
ECOLOGICAL ECONOMICS, 2003, 45 (01) :133-148
[19]  
The decrease in the difference of energy intensities between OECD countries from 1971 to 1998[J] . J.W. Sun.Energy Policy . 2002 (8)
[20]   产业结构升级的内涵与影响因素分析 [J].
姜泽华 ;
白艳 .
当代经济研究, 2006, (10) :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