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圈雾霾天气成因及对策探讨

被引:14
作者
张丽亚
彭文英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雾霾; 大气质量; 生态文明; 首都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通过对近几年首都圈大气质量数据的整理分析,首都圈雾霾天气主要是由于大气环流、粗放的经济生产方式、不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汽车尾气排放过量以及地面扬尘等综合作用的结果。防治首都圈雾霾天气,应加快推进北京、天津及河北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土地利用管控和区域联防联控等,加快促进首都圈生态文明建设。
引用
收藏
页码:172 / 17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问题研究.[D].杭雷鸣.上海交通大学.2007, 04
[2]  
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影响机理.[D].赵文慧.首都师范大学.2008, 03
[3]  
城市地面扬尘的估算与分布特征研究.[D].黄嫣旻.华东师范大学.2006, 10
[4]   成都城区PM2.5季节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J].
张智胜 ;
陶俊 ;
谢绍东 ;
周来东 ;
宋丹林 ;
张普 ;
曹军骥 ;
罗磊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11) :2947-2952
[5]   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 [J].
彭应登 .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3, 5 (03) :233-239
[6]   中国大范围雾霾期间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J].
吕效谱 ;
成海容 ;
王祖武 ;
张帆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28 (03) :104-110
[7]   我国防止雾霾污染的对策与建议 [J].
朱成章 .
中外能源, 2013, (06) :1-4
[8]   大气PM2.5对健康影响的研究进展 [J].
郭新彪 ;
魏红英 .
科学通报, 2013, 58 (13) :1171-1177
[9]   我国雾-霾成因及其治理的思考 [J].
张小曳 ;
孙俊英 ;
王亚强 ;
李卫军 ;
张蔷 ;
王炜罡 ;
权建农 ;
曹国良 ;
王继志 ;
杨元琴 ;
张养梅 .
科学通报, 2013, 58 (13) :1178-1187
[10]  
北京地区秋季雾霾天PM_(2.5)污染与气溶胶光学特征分析.[J].赵秀娟;蒲维维;孟伟;马志强;董璠;何迪;.环境科学.2013,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