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期雾霾污染的成因及控制对策分析

被引:53
作者
彭应登
机构
[1]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雾霾; PM2.5; 高湿条件; 数据失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1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通过对北京近期雾霾形成的原因、PM2.5的组分特征及其来源进行分析,提出了不利气象条件是北京2013年初雾霾天形成的主要原因而空气污染物只是雾霾天形成的次要原因的观点。此次雾霾PM2.5的主要组分为二次粒子(42%)和有机碳粒子(21%)。主要受外地传输的影响,贡献率为27.6%,其次为本地污染源中的机动车和燃煤,贡献率分别为21.5%和18.7%。目前,空气自动监测站在高湿条件下获得的PM2.5监测数据会出现失真现象,认清高湿条件造成自动监测站PM2.5监测值虚高的本质,可消除公众对城市高湿雾霾天空气质量的过度解读,并减轻由此造成的公众恐慌状况。在现阶段大气污染物的减排局面得不到根本扭转的情况下,加强重污染日应急措施的研究与制定,并启动相应重污染日的各类应急措施,可部分抵消气象条件的不利影响。本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北京雾霾污染的主要措施和建议,并认为治理城市空气污染要坚持标本兼治,且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233 / 2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北京氨源排放及其对二次粒子生成的影响 [J].
彭应登 ;
杨明珍 ;
申立贤 .
环境科学, 2000, (06) :101-103
[2]  
北京PM2.5污染来源及年均浓度值达标浅析[A]. 彭应登,张中华.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