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基于不同旅游作用的案例分析

被引:32
作者
孙九霞 [1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2]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关键词
目的地社区; 族群认同; 雨崩村; 傣族园; 民俗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3 [旅游事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旅游对于族群文化和认同正在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基于对不同旅游社区的大量田野调查,作者发现在不同环境下、不同旅游开发强度的目的地社区,旅游对当地的族群认同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基本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如云南迪庆的雨崩村,在低强度、深接触的旅游作用下保持了自然景观社区的族群认同;第二种如西双版纳的傣族园,在高强度、浅接触的旅游作用下,人文景观社区的族群认同得到了强化;第三种以各类主题公园化的民俗村为典型,在该类型社区中,高强度、异接触的旅游作用分化了社区的族群认同。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旅游视野下的壮族族群认同 [J].
白杨 .
百色学院学报, 2006, (05) :23-25
[2]   社区参与旅游对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正效应 [J].
孙九霞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4) :35-39+46
[3]   澳门“土生葡人”的认同解析 [J].
孙九霞 .
广西民族研究, 2003, (02) :104-110
[4]   民族旅游与族群认同、传统文化复兴及重建——云南民族旅游开发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 [J].
杨慧 .
思想战线, 2003, (01) :41-44+79
[5]   传统民居旅游开发中居民参与问题思考 [J].
黄芳 .
旅游学刊, 2002, (05) :54-57
[7]   论族群与族群关系 [J].
周大鸣 .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2) :13-25
[9]  
旅游人类学[M]. 民族出版社 , 彭兆荣著, 2004
[10]  
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M]. 广西民族出版社 , 周大鸣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