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创新城市群落的社会网络关系、空间组织特征及演进

被引:15
作者
陆天赞 [1 ,2 ]
吴志强 [3 ,4 ]
黄亮 [5 ]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六所
[3]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同济大学高密度区域智能城镇化协同创新中心
[5] 上海社会科学研究院部门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创新城市群落; 社会网络; 空间组织; 演化; 美国东北部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7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创新是城市和区域发展的主要动力,区域空间重构其本质是创新要素的流动、组织和交互耦合关系。本研究以美国东北部城市群50座城市为研究样本,从1990—2015年分五个阶段选取了通过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PCT体系公布的专利合作数为创新合作的替代参数,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密度、中心性和凝聚子群等维度,结合空间分析,观察并总结城市群创新协作关系的社会网络关系、空间组织特征和演化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51 / 6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长三角城市间科学合作的社会网络动态分析 [J].
胡晓辉 ;
杜德斌 .
科技与经济, 2012, 25 (01) :13-17
[12]   我国跨区域技术转移联盟研究——基于38个城市合作网络分析 [J].
司尚奇 ;
冯锋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08) :1165-1170
[13]  
牛津创新手册.[M].(挪) 戴维; (美) 莫利; (美) 纳尔逊; 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14]  
社会网络分析导论.[M].刘军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5]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体系的演化与评价.[D].瞿頔.上海交通大学.2008, 07
[16]  
中国都市圈创新体系的发展比较与评价.[D].岁玥.上海交通大学.2007, 02
[17]   基于城市创新职能的中国创新城市空间体系 [J].
吕拉昌 ;
李勇 .
地理学报, 2010, 65 (02) :177-190
[18]   创新地理学——一门新兴的地理学分支学科 [J].
甄峰 ;
徐海贤 ;
朱传耿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 (01) :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