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趋向

被引:181
作者
何仁伟 [1 ,2 ,3 ]
刘邵权 [1 ]
陈国阶 [1 ]
谢芳婷 [1 ,3 ]
杨晓佳 [2 ]
梁岚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西昌学院农业科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
关键词
农户; 可持续生计; 研究进展; 研究趋向;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开展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对于解决农村贫困问题,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本文首先阐述了可持续生计的概念,并对国外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概况进行了简介;然后从生计资产(资本)研究、生计脆弱性分析、生计策略研究、政策、机构和过程对农户生计影响研究、农户生计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研究等5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农户生计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归纳总结。最后,提出了中国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的主要趋向:跨学科综合性、系统性研究,新技术方法的综合与动态研究,农户可持续生计与贫困问题研究,城乡转型期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重点区域的农户可持续生计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657 / 67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70 条
[31]   青藏高原东部山地农牧区生计与耕地利用模式 [J].
张丽萍 ;
张镱锂 ;
阎建忠 ;
吴莹莹 .
地理学报, 2008, (04) :377-385
[32]   贫困山区农户生计创新的社会整合分析——基于皖西南村庄的调查 [J].
黄颖 ;
吴惠芳 .
农村经济, 2008, (01) :112-114
[33]   浅析发展学视角下的农户生计资产 [J].
李琳一 ;
李小云 .
农村经济, 2007, (10) :100-104
[34]   农户人力资本投资与农民收入增长 [J].
郭志仪 ;
常晔 .
经济科学, 2007, (03) :26-35
[35]   农村社区互助与农户生计安全 [J].
高晓巍 ;
左停 .
广西社会科学, 2007, (06) :149-152
[36]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 [J].
樊杰 .
地理学报, 2007, (04) :339-350
[37]   农户脆弱性分析方法及其本土化应用 [J].
李小云 ;
董强 ;
饶小龙 ;
赵丽霞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4) :32-39
[38]   密云水库上游地区“退稻还旱”政策对当地农民生计的影响 [J].
董文福 ;
李秀彬 .
资源科学, 2007, (02) :21-27
[39]   退田还湖后替代生计的经济评估研究——以洞庭湖西畔山洲垸为例 [J].
于秀波 ;
张琛 ;
潘明麒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05) :632-637
[40]   大渡河上游不同地带居民对环境退化的响应 [J].
阎建忠 ;
张镱锂 ;
朱会义 ;
摆万奇 ;
郑度 .
地理学报, 2006, (02) :146-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