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口动态多维贫困:状态持续与转变

被引:90
作者
高帅 [1 ]
毕洁颖 [2 ]
机构
[1]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
关键词
多维贫困; 动态贫困; 能力贫困; 精准扶贫; Biprobit;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24.2 [中国人口];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能力贫困、动态贫困、多维贫困更符合贫困的本质和走向,本文利用2010年和201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农村平衡面板数据,运用Biprobit模型基于个人层面可行能力和主观福利感受分析农村人口多维贫困状态持续与转变。结果表明:农村人口年龄、从事农业活动时间、区域差异、受教育程度、绝对收入、社会地位及相对收入等均对农村人口持续多维贫困产生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从事农业活动时间、区域差异、年龄、相对收入、户籍和绝对收入均对农村人口陷入多维贫困产生显著影响。农村人口从事农业活动的时间越长,持续多维贫困的可能性越高,陷入多维贫困的可能性越低。东部、中部、西部发生持续性多维贫困的可能较高,而东部、西部陷入多维贫困的可能性较低。绝对收入、相对收入和社会地位越高,农村人口发生持续性多维贫困的可能性越低。女性、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农村人口持续性多维贫困的可能性更高。相对收入较低的农村人口易于陷入多维贫困,然而相对收入对农村人口持续性多维贫困的作用不明显。社会地位对农村人口持续性多维贫困产生消极作用,却对陷入多维贫困的影响不显著。主要研究结论:打破"持续多维贫困"恶性循环应从"小处"着手,以"输血"为主,"走进去"识贫,"走出来"脱贫;防范农村人口陷入多维贫困应从"大局"着眼,把发展和消除不平等作为解决多维贫困的根本途径,引导"脱贫"和防范"返贫",提能力避返贫,新思路促扶贫。精准扶贫机制要建立在契合贫困本质的贫困标准上,找准"贫根",寻共性扶贫,诊特性脱贫。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基于风险与机会视角的贫困再定义 [J].
王文略 ;
毛谦谦 ;
余劲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 (12) :147-153
[3]   中国农民工多维贫困的演进——基于收入与教育维度的考察 [J].
王春超 ;
叶琴 .
经济研究, 2014, 49 (12) :159-174
[4]   资产视角下的贫困脆弱性分解:基于中国农户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J].
万广华 ;
刘飞 ;
章元 .
中国农村经济, 2014, (04) :4-19
[5]   收入增长与分配结构扭曲的农村减贫效应研究 [J].
陈飞 ;
卢建词 .
经济研究, 2014, 49 (02) :101-114
[6]   不平等之再检验:可行能力和收入不平等与农民工福利 [J].
袁方 ;
史清华 .
管理世界, 2013, (10) :49-61
[7]   暂时性贫困与慢性贫困的度量、分解和决定因素分析 [J].
章元 ;
万广华 ;
史清华 .
经济研究, 2013, 48 (04) :119-129
[8]   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粮食消费及成因分析 [J].
高帅 ;
王征兵 .
中国人口科学, 2013, (02) :101-109+128
[9]   一个农业人口大国的工业化之路:中国降低农村贫困的经验 [J].
章元 ;
许庆 ;
邬璟璟 .
经济研究, 2012, 47 (11) :76-87
[10]   中国城乡多维贫困的测度及比较 [J].
高艳云 .
统计研究, 2012, 29 (11) :6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