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粮食消费及成因分析

被引:6
作者
高帅
王征兵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贫困地区; 农村人口; 粮食消费; 粮食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文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构建了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粮食消费成因分析模型,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实证分析了粮食生产能力、粮食获取能力、粮食供给水平、消费心理、粮食消费惯性等对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粮食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对贫困地区农村人口而言,粮食生产能力对其粮食消费产生积极影响;粮食获取能力提高有助于其粮食消费实现由"量"安全到"质"提高的转变;粮食供给水平提高对其粮食消费产生正向显著影响;粮食消费不足是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平衡生产和消费决策后所作出的理性选择,食物消费结构未随食物支出增加而显著改善;粮食消费具有一定惯性,保障粮食安全与扶贫开发过程中要因地制宜。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9+128 +12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农业补贴制度与政策选择 [J].
程国强 ;
朱满德 .
管理世界, 2012, (01) :9-20
[2]   内部和外部习惯形成与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崔海燕 ;
范纪珍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7) :54-62
[3]   家庭欲望、脆弱性与收入-消费关系研究 [J].
何平 ;
高杰 ;
张锐 .
经济研究, 2010, 45 (10) :78-89
[5]   中国农民消费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J].
马树才 ;
刘兆博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6, (05) :20-30
[6]   贫困缺粮地区的粮食消费和食品安全 [J].
朱晶 .
经济学(季刊), 2003, (02) :701-710
[7]   消费分层:启动经济的一个重要视点 [J].
李培林 ;
张翼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1) :52-6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