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辨析与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

被引:10
作者
周文 [1 ]
包炜杰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2]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西方化; 去工业化; 完全市场化; 中国道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14.41 [国际经济一体化];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0201 ; 020105 ;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世界各国的联系不断加强。然而,在全球化带来空前繁荣的同时也面临诸多反对声音,其中既有部分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两极分化的现实从而"反全球化",又有部分发达国家将本国衰落归咎于全球化进而"逆全球化"。归根究底,对于经济全球化的认识存在严重误区。反思全球化进程中富国更富、穷国更穷的现实困境,首先要破除经济全球化等于西方化的错误认知。其次,经济全球化不是去工业化。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贸易理论过于强调贸易的重要性,陷入"贸易原教旨主义"而忽视了生产对于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再者,经济全球化不是完全市场化。新自由主义过于强调市场化违背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市场的跨国性与政府的国界性是全球化的一组悖论。对发达国家而言,全球化正是其崛起的主要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平均利润率下降导致的去工业化和过度金融化才是西方衰落的真正原因。与此同时,改革开放的40年正是中国融入全球化的40年,全球化视野下中国道路的成功至少具有以下三点意义:第一,在普遍主义与特殊主义之间寻求平衡,凸显国家主体性;第二,注重以政府为主体的有效市场的建构,保持国家竞争优势;第三,突破国强必霸的西方逻辑,回归全球化的价值属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33 / 1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奇迹与国家建构——中国改革开放40年经验总结 [J].
周文 ;
冯文韬 .
社会科学战线, 2018, (05) :27-36
[2]   习近平经济全球化科学论述的学习与研究 [J].
裴长洪 ;
刘洪愧 .
经济学动态, 2018, (04) :4-18
[3]   逆全球化现象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J].
陈伟光 ;
蔡伟宏 .
社会科学文摘, 2017, (08) :49-51
[4]   逆全球化与美国“再工业化”的不可能性研究 [J].
苏立君 .
经济学家, 2017, (06) :96-104
[5]   中国方案:一种对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当代回应 [J].
周文 ;
包炜杰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7, (03) :1-9
[6]   从“进口替代”到“出口导向”:拉美国家工业化模式的转型 [J].
苏振兴 ;
张勇 .
拉丁美洲研究, 2011, 33 (04) :3-13+79
[7]   新自由主义研究 [J].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
经济学家, 2004, (02) :66-74
[8]  
共担时代责任 共促全球发展.[N].习近平;.人民日报.2017,
[9]  
荣衰互鉴.[M].弗拉基米尔·波波夫.格致出版社.2017,
[10]  
现代世界的起源.[M].马立博.商务印书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