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全球化与美国“再工业化”的不可能性研究

被引:38
作者
苏立君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去工业化; 再工业化; 经济全球化; 逆全球化;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7.06.012
中图分类号
F414 [工业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摘要
制造业是国家经济长远发展的根基,是带动增长、就业与创新的源泉"。去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工业部门就业占比和增加值占比持续下降的现象。技术革命扩散和经济全球化是"去工业化"的直接动因,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主导下平均利润率的下降是"去工业化"的根本动因。美国推动"逆全球化"的目的是要实现本国"再工业化",其本质是要使低端制造业回归美国以增加就业,同时保持高端制造业的竞争力。但是,使美国发生"去工业化"的根本动因并没有改变,仅仅通过逆转经济全球化,显然不能使"再工业化"战略取得成功。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国方案开启经济全球化新阶段 [J].
何自力 .
红旗文稿, 2017, (03) :22-24
[2]   发达国家经济服务业化趋势、发生机制及经济后果——以美国为例 [J].
苏立君 ;
王俊 ;
杨善奇 .
政治经济学评论, 2016, 7 (06) :190-210
[4]   第三次工业革命:来自世界经济史的长期透视 [J].
贾根良 .
学习与探索, 2014, (09) :97-104+8
[5]   1970-2011年美国服务业利润率变化趋势的经验研究 [J].
赵英杰 .
理论观察, 2013, (09) :40-41
[6]   去工业化的发生机制与经济绩效:一个分类比较研究 [J].
乔晓楠 ;
杨成林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6) :5-17
[7]   Neoliberalism, the Rate of Profit and the Rate of Accumulation [J].
Bakir, Erdogan ;
Campbell, Al .
SCIENCE & SOCIETY, 2010, 74 (03) :323-342
[8]  
美国制造.[M].(美) 利伟诚 (Liveris;A.) ; 著.东方出版社.2012,
[9]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译.人民出版社.2009,
[10]  
技术革命与金融资本.[M].( ) 佩蕾丝;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