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黄芪注射液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免疫学机制研究
被引:12
作者:
卓名
[1
]
陈鸿莲
[2
]
蔡娜丽
[3
]
张振英
[4
]
叶国杰
[4
]
机构:
[1] 广东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急诊科
[2] 广东湛江中心人民医院ICU科
[3]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
[4] 广东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儿科
来源:
关键词:
脑缺氧;
脑缺血;
黄芪注射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2.1 [新生儿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10 ;
摘要:
目的研究黄芪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与免疫学机制。方法选择40例HIE患儿,按入院时间顺序以单双号分为黄芪治疗组(20例)及常规治疗组(20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HIE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器官功能障碍及合并症的发生率;检测治疗前后血浆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体外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同时观察黄芪注射液在体外对PBMC产生IL-6及TNF-α能力的直接影响。结果与常规治疗相比较,黄芪注射液治疗后患儿异常的原始反射、肌张力、意识障碍及惊厥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均<0.05),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心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高胆红素血症及院内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黄芪注射液治疗后血浆及PBMC 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01);而常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将黄芪注射液直接加入PBMC培养系统后,其IL-6及TNF-α产生明显受抑制(P均<0.05)。结论黄芪可能通过抑制PBMC产生IL-6及TNF-α等损伤性细胞因子,发挥减轻脑损伤及多器官功能损害、缩短病程等疗效。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5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