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价格与生育推迟——来自CGSS微观数据的证据

被引:31
作者
胡佩
王洪卫
机构
[1]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生育推迟; 住房价格; 初次生育时间;
D O I
10.16538/j.cnki.jfe.2020.04.006
中图分类号
C924.21 [人口政策与制度];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407 ; 120405 ;
摘要
生育推迟是我国生育率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将房价和居民生育时间置于同一研究框架来研究有助于探索房价在家庭微观资源配置上的作用,从而有助于采取有效措施抑制房价的不合理上涨,并达到调整人口数量和结构的目的。但既有关于房价和生育的文献多数是从宏观角度研究房价上涨对生育率的作用效果,少数从微观角度出发的研究也只是从住房选择和房屋数量的角度来研究房价上涨对家庭生育决策的作用机制,尚未对房价对生育时间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和实证分析。文章通过建立家庭生育效用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微观数据探讨房价上涨对家庭初次生育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房价显著推迟了家庭初次生育的时间:(1)房价上涨改变了家庭预算约束,房价上升1%,家庭初次生育时间约推迟1.05年;(2)房价主要对中档收入家庭的初次生育时间产生了较大影响,而对低档收入和高档收入家庭的影响并不显著;(3)房价对拥有住房的家庭并没有产生显著的收入效应,对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家庭的影响并不显著,但明显推迟了1套房家庭的初次生育时间;(4)高房价对东部地区家庭的初次生育时间决策有显著影响,但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93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孩次、生育时间与生育水平——基于中日韩妇女平均生育年龄变动与差异的机制研究 [J].
宋健 ;
张婧文 .
人口研究, 2017, 41 (03) :3-14
[2]   生育率选择、不平等与中等收入陷阱 [J].
郭凯明 ;
颜色 .
经济学(季刊), 2017, 16 (03) :921-940
[3]   我国人口的社会结构失衡:理论机制与经验事实 [J].
靳卫东 ;
宫杰婧 ;
尹义龙 .
财经研究, 2017, 43 (04) :17-30
[4]   房价上涨对城镇居民二孩生育意愿的影响 [J].
宋德勇 ;
刘章生 ;
弓媛媛 .
城市问题 , 2017, (03) :67-72
[5]   工资增长、生育率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基于内生生育和退休的动态一般均衡研究 [J].
郭凯明 ;
余靖雯 .
金融研究, 2017, (03) :1-15
[6]   收入与生育:中国生育率变动的解释 [J].
李子联 .
经济学动态, 2016, (05) :37-48
[7]   住房支付能力、生育行为与人口年龄结构 [J].
陈淑云 ;
彭银 .
西北人口, 2016, 37 (01) :1-6
[8]   房价上涨对人口出生率的影响——基于中国1999—2013年数据的实证研究 [J].
刘晓婷 ;
张敬石 ;
胡雍 .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6, 30 (01) :53-61
[9]   性别工资差距、资本积累与人口转变 [J].
郭凯明 ;
颜色 .
金融研究, 2015, (08) :13-30
[10]   中国的城镇化如何影响生育率?——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 [J].
戈艳霞 .
人口学刊, 2015, 37 (03) :8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