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栓肠溶胶囊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12
作者
曹喜贵 [1 ]
何赵娜 [2 ]
机构
[1] 漯河市中医院脑病科
[2] 漯河市中医院内科
关键词
消栓肠溶胶囊; 注射用阿替普酶; 急性脑梗死; 脂蛋白磷脂酶A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血小板黏附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消栓肠溶胶囊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4月在漯河市中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4例,根据用药的差别分为对照组(47例)和治疗组(47例)。对照组静脉推入注射用阿替普酶,先以总剂量的10%按0.9 mg/kg(最大剂量为90 mg)的量推入,剩余剂量加入100 mL生理盐水,60 min持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消栓肠溶胶囊,0.4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IHSS、FMI和MBI评分及血清学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2.98%,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7.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显著降低,FMI和MBI评分显著增加,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上述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脂蛋白磷脂酶A2(Lp-PLA2)、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淀粉样蛋白(SAA)水平显著降低,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显著增加,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血清学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纤维蛋白原(FIB)和血小板黏附率(PAR)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栓肠溶胶囊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有效降低机体炎症水平,促进神经细胞因子分泌,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740 / 74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脑卒中血清游离DNA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J].
黄宝丽 ;
李翔翔 ;
张慧 ;
彭群新 ;
高纯 ;
顾国浩 ;
史进方 .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6, (09) :2262-2268
[2]   Fugl-Meyer量表在脑卒中康复评定中的应用分析 [J].
卢寨瑶 .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6, 3 (11) :2032+2034-2032
[3]   八种量表对急性脑梗死近期死亡的预测价值 [J].
赵晓晶 ;
李群喜 ;
张丽 ;
安雅臣 ;
王大力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14, 27 (03) :172-175
[4]   脑卒中患者血浆Lp-PLA2水平及临床意义探讨 [J].
叶芸 ;
李苏亮 .
检验医学, 2014, 29 (03) :249-253
[5]   缺血性脑卒中中医治法实验研究进展 [J].
李霁敏 ;
王键 ;
胡建鹏 ;
李净 .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4, 26 (02) :197-201
[6]   急性脑梗死拓展时间窗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J].
张荟雪 ;
王宁 ;
陈丽霞 ;
田庆华 ;
王丽华 .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6 (02) :150-152+156
[7]   消栓肠溶胶囊治疗急性多发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观察 [J].
巫碧佳 ;
李永鸿 ;
区腾飞 ;
卢颖瑜 ;
张继平 .
中国医师杂志, 2010, (06) :847-848
[10]  
神经病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王维治,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