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后的业绩下降之谜——基于信息不对称及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

被引:3
作者
倪敏 [1 ,2 ]
张耀中 [1 ,3 ]
机构
[1] 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
[2]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
[3]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关键词
股权再融资; 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理论; 会计业绩; 圈钱; 盈余管理;
D O I
10.13781/j.cnki.1007-9556.2012.10.005
中图分类号
F832.51 [];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国内外研究文献表明,在不同制度背景的市场环境中,公司股权再融资后均出现业绩下降现象。本文指出,造成业绩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这一冲突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通过引发代理人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而导致公司业绩下降。在此基础上,基于我国特殊的制度背景,运用Myers和Majlu(f1984)的模型框架,对上市公司配股融资后的会计业绩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配股后公司业绩出现了显著下滑,在股权集中的治理结构下,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是造成业绩下滑的直接原因,包括配股前的盈余管理和配股后的圈钱行为;公司治理结构对业绩下降具有重要影响,随着股权集中度的增加,发生控股股东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越大,配股后的业绩下滑程度也越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股权再融资、盈余管理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基于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方式下的研究 [J].
李增福 ;
郑友环 ;
连玉君 .
中国管理科学, 2011, 19 (02) :49-56
[2]   我国上市公司配股业绩下滑之谜:盈余管理还是掏空? [J].
王良成 ;
陈汉文 ;
向锐 .
金融研究, 2010, (10) :172-186
[3]   增发还是配股?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选择研究 [J].
管征 ;
卞志村 ;
范从来 .
管理世界, 2008, (01) :136-144
[4]   配股后业绩下降:盈余管理后果与真实业绩滑坡 [J].
陆正飞 ;
魏涛 .
会计研究, 2006, (08) :52-59+97
[5]   信息不对称与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 [J].
管征 ;
范从来 .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6, (04) :3-6
[6]   我国上市公司配股前后业绩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J].
杜沔 ;
王良成 .
管理世界, 2006, (03) :114-121+172
[7]   上市公司变更募集资金投向动因研究 [J].
张为国 ;
翟春燕 .
会计研究, 2005, (07) :19-24+96
[8]   盈余管理、配股融资与上市公司业绩滑坡 [J].
张祥建 ;
徐晋 .
经济科学, 2005, (01) :56-65
[9]   “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 [J].
李增泉 ;
孙铮 ;
王志伟 .
会计研究, 2004, (12) :3-13+97
[10]   影响中国上市公司配股决策的因素分析 [J].
李志文 ;
宋衍蘅 .
经济科学, 2003, (03) :5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