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和数字化情境中的零售新机制——马克思流通理论启示与案例分析

被引:111
作者
谢莉娟
庄逸群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数字经济; 零售机制; 拉式供应链; 马克思经济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为了探讨互联网、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零售本质及其创新机制,本文从马克思流通理论出发,认为无论基于社会再生产视角还是商业资本视角,零售的本质始终在于作为关键的"交换"要素而发挥"媒介供需"的功能,应重视发挥零售识别需求、引导生产的联动机制,而零售商业资本则通过专业化的零售活动以保证更高的媒介效率,亦即以"质效担保"而更好发挥零售最本质的媒介功能。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不是对社会再生产基本规律的突破,从而也不改变零售的媒介本质,而是引发了具体的媒介机制的变化。适应互联网长尾需求的极大显现和"拉"式产销逻辑的转化,利用数字化驱动引导形成高度适应需求动态的柔性生产,是零售深度媒介供需的新机制,也是数字化零售引领形成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体现。本文还进一步应用案例研究法佐证了上述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84 / 100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数字经济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J].
裴长洪 ;
倪江飞 ;
李越 .
财贸经济, 2018, 39 (09) :5-22
[3]   新时代商品流通渠道再考察 [J].
纪宝成 ;
谢莉娟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8, (07) :31-47
[4]   零售企业放弃自营、普遍联营的经济学分析——重温卡尔·马克思商业资本学说 [J].
宋则 .
财贸经济, 2018, 39 (06) :5-13
[5]   马克思商品流通理论若干基本问题的再认识 [J].
纪宝成 ;
谢莉娟 ;
王晓东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7, 31 (06) :60-70
[7]   案例研究的理论构建:艾森哈特的新洞见——第十届“中国企业管理案例与质性研究论坛(2016)”会议综述 [J].
毛基业 ;
陈诚 .
管理世界, 2017, (02) :135-141
[8]   马克思市场学说研究 [J].
宋则 .
财贸经济, 2016, (11) :18-33
[9]   互联网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吗? [J].
郭家堂 ;
骆品亮 .
管理世界, 2016, (10) :34-49
[10]   互联网、信息元与屏幕化市场——现代网络经济理论模型和应用 [J].
张永林 .
经济研究, 2016, 51 (09) :14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