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孪生智慧学习空间:内涵、模型及策略

被引:71
作者
李海峰
王炜
机构
[1] 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数字孪生; 学习空间; 数字孪生智慧学习空间; 教学模式; 教学策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各类学习空间的优势互补可以促进有效学习,但课堂教学始终未能达成实体学习空间、虚拟学习空间和自然学习空间的跨越和融合。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构建数字孪生智慧学习空间,有望实现各类学习空间的一体化,为学习者具身探究自然与社会和高阶思维发展提供支持。数字孪生智慧学习空间由虚实共生空间及资源、信息传输系统、智慧大脑系统、教与学支持系统等核心要素构成,能够支撑具有跨时空高保真体验、分布式跨区域协作、虚实共生数据驱动、面向设计的真实学习等特征的学习活动。其构建应当在遵循整体性、智能性、探索性、融合性原则基础上,从物理空间、云端服务和数字空间三个逻辑层次进行结构设计。基于数字孪生智慧学习空间的教学可采用数字孪生探究教学模式,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以及实施过程、学习空间、学习活动及学习评价四个层面围绕问题解决展开,并采用知识共享驱动和涟漪拓展探究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学习者的深度协作知识建构。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80+90 +9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成人智慧学习空间:意涵、特征与构建 [J].
吴南中 ;
夏海鹰 ;
张沛东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20, 32 (05) :70-76+85
[2]   学习空间:学习发生的中介物 [J].
沈书生 .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 (08) :19-25+42
[3]   基于VR的高校图书馆能动学习空间建设探析 [J].
苏瑞竹 ;
徐峥 .
情报科学, 2021, (03) :150-160
[4]   智慧矿山数字孪生技术研究综述 [J].
张帆 ;
葛世荣 ;
李闯 .
煤炭科学技术, 2020, 48 (07) :168-176
[5]   “互联网+教育”的学习空间观:联通与融合 [J].
李爽 ;
鲍婷婷 ;
王双 .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 (02) :25-31
[6]   经验认知冲突探究法——一种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深度协作知识建构学习策略探索 [J].
李海峰 ;
王炜 .
电化教育研究, 2020, 41 (01) :99-106+121
[7]   虚实共生:数字孪生(DT)技术及其教育应用前瞻——兼论泛在智慧学习空间的重构 [J].
褚乐阳 ;
陈卫东 ;
谭悦 ;
郑思思 ;
徐铷忆 ;
徐浩然 .
远程教育杂志, 2019, 37 (05) :3-12
[8]   数字孪生技术综述与展望 [J].
刘大同 ;
郭凯 ;
王本宽 ;
彭宇 .
仪器仪表学报, 2018, 39 (11) :1-10
[9]   实现“人人通”的“网络学习空间”是什么 [J].
谢泉峰 .
中国电化教育, 2017, (02) :64-68
[10]   网络学习空间的发展:内涵、阶段与建议 [J].
杨现民 ;
赵鑫硕 ;
刘雅馨 ;
潘青青 ;
陈世超 .
中国电化教育, 2016, (04) :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