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胞模型的河道纵剖面调整动态模拟

被引:1
作者
黄翀
刘高焕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 元胞模型; 河流纵剖面; 动态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7 [河道演变];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纵剖面的调整是河道演化的重要内容,其对于河道整治及水沙灾害机理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利用多年观测资料可以较为精确地分析和推断河道纵剖面的调整过程。但是,这种方法不能从过程机理上对纵剖面的调整进行模拟分析。而自然条件下河道边界条件的复杂性使得对河道纵剖面演化的物理过程模拟有很大困难。元胞自动机是一个时间、空间和状态都离散的动力模型,是研究复杂系统动态演化过程的有力工具。本文以黄河尾闾河道为例,利用一维元胞模型对河道纵剖面的调整进行动态模拟。模拟揭示了河道纵剖面在初始形态、不同水沙组合以及河道延伸等情况下的演化规律与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42 / 34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元胞模型在地貌演化模拟中的应用浅析 [J].
黄翀 ;
刘高焕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1) :105-115
[2]   黄河下游河床纵剖面形态及其地文学意义 [J].
陆中臣 ;
周金星 ;
陈浩 .
地理研究, 2003, (01) :30-38
[3]   平衡纵剖面数值试验及其对防洪的影响研究 [J].
邓金运 ;
李义天 .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2002, (03) :304-310
[4]   黄河下游沿程冲淤及溯源冲淤的对比研究 [J].
魏合龙,李广雪,周永青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6, (04) :55-61
[5]   黄河河口延伸对下游淤积影响的定量研究 [J].
师长兴 ;
叶青超 .
科学通报, 1996, (15) :1399-1401
[6]   废黄河的淤积形态和黄河下游持续淤积的主要成因 [J].
张仁 ;
谢树楠 .
泥沙研究, 1985, (03) :1-10
[7]   黄河河口与下游河道的关系及治理问题 [J].
王恺沈 .
泥沙研究, 1982, (02) :1-10
[8]  
黄河高含沙水流水沙运动与河床演变[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梁志勇等著, 2001
[9]  
地理元胞自动机研究[M]. 科学出版社 , 周成虎等著, 1999
[10]  
黄河三角洲发育演变及对渤、黄海的影响[M]. 河海大学出版社 , 蔡明理,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