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河床纵剖面形态及其地文学意义

被引:26
作者
陆中臣
周金星
陈浩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黄河河床纵剖面; 加积作用; 沿程淤积; 溯源淤积; 准平原; 老年期河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3 [河流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本文通过河床比降和凹度两个指标 ,研究黄河下游河床纵剖面形态的自动调整作用 ,结果发现比降和下凹度多年平均值分别为 1.2 8和 1.35 ,偏离均值为 1~ 2 % ,变化很小 ,说明黄河下游河床纵剖面以近于平行抬升的形态调整 ,标志着河道已进入了老年期发育阶段。对于研究河道发育史和老年期河道的特点 ,以及在治河上均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黄河三角洲造陆过程中的陆域水沙临界条件研究 [J].
许炯心 .
地理研究, 2002, (02) :163-170
[2]   黄河中游流域环境要素对水沙变异的影响 [J].
陈浩 ;
周金星 ;
陆中臣 ;
陈金荣 .
地理研究, 2002, (02) :179-187
[3]   黄河下游沿程冲淤及溯源冲淤的对比研究 [J].
魏合龙,李广雪,周永青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6, (04) :55-61
[4]   黄河三角洲流路演变及对黄河下游的影响 [J].
庞家珍 .
海洋湖沼通报, 1994, (03) :1-9
[5]   黄河下游河流纵剖面平行抬升的统计检验 [J].
贾绍凤 .
地理研究, 1994, (02) :1-10
[6]   废黄河的淤积形态和黄河下游持续淤积的主要成因 [J].
张仁 ;
谢树楠 .
泥沙研究, 1985, (03) :1-10
[7]   黄河下游清水冲刷阶段河床的调整及其对基准面变化的反应 [J].
陆中臣 .
地理研究, 1984, (02) :35-44
[8]   黄河河口与下游河道的关系及治理问题 [J].
王恺沈 .
泥沙研究, 1982, (02) :1-10
[9]   黄河河口演变——Ⅲ.河口演变对黄河下游的影响 [J].
庞家珍 ;
司书亨 .
海洋与湖沼, 1982, (03) :218-224
[10]   论黄河下游纵剖面形态及其变化 [J].
谢鑑衡 .
人民黄河, 1980, (01) :6-15